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宽广融通,稳中求进--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延续往年风格,稳中求进。命题人基于考生认知水平,创设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多样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历史、生活、学术研究、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从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和教考互动三个方面对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延续“宽广融通”的风格,立意深远,视野开阔,题材丰富。三套试卷在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同时,呈现出稳中求进的特点。“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试卷考查了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及“四史”、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历史学科的文化意涵和育人功能。其次,试卷聚焦核心素养,彰显新课程理念,贴近时代、贴近教材、贴近教学实际,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再次,试题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呈现古今中外重大史事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中的生活,思考、探索生活中的历史,关注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意识和时代使命感。“进”,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纵向来看,三套试卷保留了开放性试题,加大了对学生叙事能力考查的力度。横向来看,新课标卷的变化最大,一方面选考题退出,试卷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试题立足于统编教材,考查内容更加丰富、立体。试卷的题型和形式与此前文综试卷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保证了考生的稳定发挥,实现了平稳过渡。试题的新变化,并没有给考生的作答带来障碍,保证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发挥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一、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时代主旋律新高考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风向标。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品德修养、关注世界与时代的变化。试题中巧妙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追根溯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丰富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课标卷第24题着眼于此,考查了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发展状况,以南方的良渚文化和北方的龙山文化为例,引导考生发现南、北方发展的共性,即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出现。试题聚焦“新石器时代晚期”,题干中的“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提示学生关注“由公有制社会向私有制社会的转变,由军事民主选举制向君主世袭制的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主线,多样性则从不同维度丰富着中华文明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课标卷第43题聚焦中华文明“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呈现了中华文明融汇各地域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的过程。本题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作答过程中认识到“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二)以文化人,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试题聚焦文化中的人,引导考生理解文化“以文化人”的内涵,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试题引导考生发掘传统文化之“根”,理解文化植根于时代沃土。另一方面,试题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角度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深刻的理解。横向来看,中华文明是各地域文化的融汇交流。如前文提及的新课标卷第43题就聚焦于此,引导学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中华文明“同风”“共贯”特点的成因。纵向来看,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沉而独特的美。文综甲卷第47题由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切入,引用典型文献材料,聚焦孔子对“乐”的理解,即“乐”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也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考生依据材料,分析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深入领会和理解孔子“乐教”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