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维度——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docx 立即下载
2024-01-02
约3.7千字
约8页
0
10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维度——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docx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维度——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维度——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传统数学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双基、查漏补缺,全班统一布置、集体评讲。在“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这样的作业已无法满足从“双基”到“四基”,再到“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面结合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在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四个环节的作业设计,形成学习链,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一项完整学习活动,真正地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学习与思考。作业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找准尺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了解学习的发生规律,并遵循规律进行作业设计。课前预习可以唤醒学习新知的必要知识贮备,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但不能超前学习、过度学习,反之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前已经会熟练背诵乘法口诀,但对于为什么要学乘法、乘法的含义等理解不到位,不但达不到先学的目的,而且还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负面效果。对二年级学生来讲,加、减法比较直观形象,乘法则比较抽象。因此,我们不妨从学生的思维原点出发,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做好有效的铺垫,结合生活情境,从最基本的数数和加法开始,唤醒学生按群计数与用加法计算的经验,引导他们在情境中感悟“几个几”,感受乘法产生的过程。以下是笔者组织的课前活动:师:(出示情境图)农庄里有哪些小动物呢?兔子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呢?选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数一数。生1:1、2、3、4、5、6,兔有6只。生2:我也是数出来的,但我是2个2个数的,2、4、6,兔有6只。生3:小兔是2只2只地在一起的,这样数起来更快。师:是啊,2只2只地数更简便,你数了几个2只?生1:1个2只,2个2只,3个2只。生2:可以用加法来算,2+2+2=6(只)。生3:鸡是3只一堆,可以3只3只地数,3、6、9、12,一共有12只。师:你们可真会数啊!鸡有几个3只呢?我们也一起来数一数。生1:1个3只,2个3只,3个3只,4个3只。生2:也可以用加法来算,3+3+3+3=12(只)。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课堂上学生就能更好地参与乘法意义的建构过程。需求是产生深度学习的动力,农庄中鸡一共有多少只呢?“3+3+3+3”这个算式,让学生感受到加法算式读写起来不方便,产生用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的需求。之后,让学生自主创新,突出乘法算式写法中的共同点,从而聚焦乘法的关键要素——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再次体会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一节数学课大约有一半时间是课堂练习,练习设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好坏。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练习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抓住关键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围绕这些来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提升练习的效率。“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结合现实情境,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感受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所以建立乘法概念时,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完成从习惯的加法表示方式向比较简便的乘法表示方式过渡。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参见如下设计),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与乘法的结构关联。出示:2+2+2=63+3+3+3=125+5+5=153+3+3+3+3=15师:你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先想一想,再写一写。学生尝试后,组织反馈。生1:先要看相同的加数是几,再数数有几个,然后在中间加上一个乘号。生2:也就是先找到是几个几相加,写成乘法就是几乘几。师:“1+3+7”这道加法算式也能写成乘法算式吗?生:不能,这个算式的加数不同。师:那怎样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上述环节,通过将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使学生逐步学会找准“几个几相加”,并借助语言表达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设计如下的连线题:想一想,下面两幅图分别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画线连一连。这道题相对比较复杂,同一幅图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如加法或乘法,且两幅图都能用乘法算式“2×4”或“4×2”来表示。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辨析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课后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宽度,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进行分析,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内容与形式。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本节课,我们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看、说、摆、数等有层次、有梯度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习题的“*”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例如:一星题:在情境中分析数量关系。看图说一说:每堆有几只小鸡?有几堆?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先想一想,再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二星题:在操作中理解数量关系。按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维度——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

文档大小:10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