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韩愈《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大意,积累重要字词句。2、研读文章,理解文章观点,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正确把握韩愈有关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解题《师说》“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以议论为主,如《爱莲说》《马说》。“师说”,意思是说老师的重要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三、知人论世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每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谥号“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主要作品有《师说》《马说》《进学解》《原毁》《祭十二郎文》等。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是其所倡导的“古文”的集大成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因事陈词”“文从字顺”,自创新意新词。韩、柳古文运动开拓了散文新天地。四、疏通文意1、第1段学者:求学的人所以:是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乎:相当于“于”从:跟从也:表句中停顿师:以……为师师:学习庸:岂,哪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2、第2段也:表句中停顿出:超出犹且:尚且,还下:低于耻:以……为耻于:向益:更加圣:圣明其:大概惑:糊涂小学:小的方面学习遗:放弃不耻相师: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之族:一类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齿:并列、排列。乃:竟3、第3、4段常:固定师:以……为师之徒:一类人贤:才德优秀于:比通:全面于:表被动于:向贻:赠送4、“而”总结“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多种语义关系。①人非生而知之者②惑而不从师③吾从而师之④择师而教之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⑥小学而大遗⑦则群聚而笑之⑧如是而已【明确】①而:连词,表承接②而:连词,表转折③而:连词,表承接④而:连词,表承接⑤而:连词,表并列⑥而:连词,表转折⑦而:连词,表修饰⑧而: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5、特殊句式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耻学于师;不必贤于弟子;学于余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④不拘于时【明确】①宾语前置②介词结构后置③判断句④被动句五、文本梳理“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韩愈倡导师道的回归,本单元以“学习之道”为核心,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阅读课文,梳理韩愈《师说》的论述思路,体会其说理艺术,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学习之道”的。1、本文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思考:韩愈为何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篇文章呢?韩愈赠送文章的理由有哪些?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②不拘于时,学于余③能行古道【明确】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链接】韩愈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因事陈词”“文从字顺”,自创新意新词②不拘于时,学于余【明确】“时”,在门第观念影响下的“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③能行古道【明确】赞许李蟠能践行古人的“从师而问”的师道传统。2、“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文中体现在哪里?【明确】“从师而问”的师道传统从师之道: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圣人无常师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择师的原则: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不拘于时,学于余”,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么样的呢?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②耻学于师社会风气:在门第观念影响下的“耻学于师”的社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