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01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明晰“中国脊梁”的含义。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教学重点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2.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教学难点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明晰“中国脊梁”的含义。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教学时数2课时0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了解杂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请同学们读一下标题:齐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少了一个“吗”,我们来读读看,语气有什么不同?生揣摩着读。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悲观的,消沉的,沮丧的。那我们用这样的语气再读一遍感受一下。齐读(读出了悲观消沉的情感)但是鲁迅这篇文章的标题,在这句话后面又加了一个语气词,大家把标题完整地读一读,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齐读:质疑的语气,抗议,否定的语气。大家对语言的敏感度很高。你看,仅仅是多了一个语气词,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语气语调。也暗示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作者是要针对哪句话来进行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那我们来了解一下,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出了这样的消极论调呢?谁来说说看?当时是“九一八”事件三周年,一些人对抗日前途持悲观论调。《大公报》社评中直接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书上预习部分和文下注释)当时,这样的悲观论调蛊惑人心,民族消极情绪如果进一步蔓延,则对抗日前途十分不利。所以,鲁迅先生以笔为枪,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鲁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进行反驳。我们称这样的文章为杂文。那同学们可以自己说说杂文的特点吗?迅速及时,针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论,精悍短小,有力量……杂文是一种以精悍犀利的语言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更是一绝,堪称刺入敌人胸膛的一把“匕首”,隽永有力,令人震撼。那我们走进这篇文章,看看这把“匕首”的锋利。二、读深,聚焦论证请结合背景资料并朗读文章1-8段,展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辩论赛。完成下表,梳理论证思路。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凭什么说我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得出这样的结论,依据在哪里?第一小节。1.读一读第一小节,梳理一下作者的论据。示例:“因为中国人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所以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大家模仿老师的示例说说看。预设:因为中国人只希望着国联,现在不信国联了,所以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1)什么叫“国联”?“国际联盟”简称。2)这个国联值得信任吗?不值得,它袒护日军的侵华行为……文下注释里写得很清楚,所谓的“国联”就是一个摆设。因为中国人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所以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师板书: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佛——自信力?2.请大家聚焦黑板上的“四信”,想想,凭借这些,能不能得出我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呢?提示:想一想“自信力”三个字的含义。预设: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因为,自信力是指相信自己,而黑板上的“四信”,都与信自己无关,所以不能。3.既然不能得出这一结论,那作者是如何酣畅淋漓地反驳的?请同学们默读相关文段,说说你的发现。3-5小节生自由读。1)作者生造了两个词,和“自信力”很相像,是哪两个词?他信力和自欺力!他信力”“自欺力”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仿拟。仿拟是一种修辞手法,模仿已有的词句,加以改造,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句,表明自己的独特见解,在驳论文章里往往能产生讽刺意味。2)请把黑板上的“四信”分别归归类,看看它们属于哪一种?信地、信物、信国联都属于“他信力”;“信神佛”属于“自欺力”。师:总之,都不属于自信力。所以,凭借这些论据是不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结论的。作者从论据入手,睿智地发现了对方论据不能论证观点,并毫不留情地反驳了这一论证过程。我们给这种写法取个名字,叫——驳论!顾名思义,就是——反驳对方观点。4.驳论文,既可以驳论点,驳论据,也可以驳论证。这里,作者正是通过驳论证,推倒了这样的悲观论调,并有力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是什么?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鲁迅不仅直接反驳了对方的论据还直接否定了对方的观点,这种议论文叫做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其中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驳论点——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