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何人不起故园情--乡愁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在读中感悟思乡之情。2.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3.感受中国独特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在读中感悟思乡之情。教学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它让我们古老的文化传统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今天许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饱含深情的三首诗。《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夜上受降城闻笛》二、初读感乡愁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三首古诗,说说这三首诗的体裁分别是什么?学生明确诗歌体裁教师指导朗读,划分节奏2.老师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学?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思乡题材,最后两句直接抒情,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指导朗读:思乡题材的诗我们应该读出一点什么味道?语速稍慢,语调深沉,充满深情三、细读悟乡愁1.你从哪里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细细品读诗歌,结合内容分析。《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小结:找关键句——直接抒情的诗句2.三位诗人的思乡之情是完全一样的吗?说说你的理由.不一样《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渲染了开阔的意境。“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王湾是淡淡的乡愁。知人论世:王湾,唐代诗人。其诗流传不多,有文献记载:“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这首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描绘了萧条悲凉的景象,以及“断肠人”可见马致远满腔思乡的悲苦。知人论世:教师介绍马致远的经历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旅途中,他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知人论世: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方法总结这种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叫做借景抒情。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情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四、妙笔绘乡愁出示余光中的《乡愁》,请同学们借用一两种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五、教师小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抒写思乡之情的诗歌车载斗量。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