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拆解名言诗词淡化引用痕迹(一)名言警句与古诗词拆解方法为什么拆解古诗文与名言警句呢?一是因为一些教材中学过的内容被引用在作文里并不属于考生的原创。二是太过频繁的被学生运用也会让阅卷老师审美疲劳。因此,相比于满篇的“古人云”、“XX曾说过”这样的固定引用,适当运用技巧,让“筋骨句”拆解后成为自己的文采。一、提出问题法拆解名言金句【示例一】真正的偶像应该是什么?偶像应该是一面镜子,见贤而思齐焉;也应该是一种力量,零落成泥亦护花;更应该是一种方向,志当存高远。+___________(主要观点)【解析】提出一个问题+排比式回答问题,这样构成一个“真的是XX是什么?XX应该是________;XX应该是________;XX应该是________。”大设问,答案中掺杂一些诗词、古语、成语等,要比“某某曾说过”更具新意。语段中涉及的古诗文:①“见贤而思齐焉”出自《论语》,原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零落成泥亦护花”化用自《已亥杂诗》,原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③“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示例二】青年在逐梦的路上为何要脚踏实地?因为唯至诚能胜至伪,至拙能胜至巧。不绕路、不踩空,速度慢一些,却能致千里。【解析】“因为唯至诚能胜至伪,至拙能胜至巧。”引用自清代《曾国藩家书》,原话是:“唯天下之至真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改用之后最大程度淡化引用痕迹,增添文采二、举例人物事迹法拆解名言金句【示例一】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的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承认荣誉有价值的法拉第却从不追求荣誉而工作。+___________(主要观点,如“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放弃不是失去,而是拥有别样的收获”;“认识自己,选定目标,更精准地驾驭人生”)【解析】名人+名言,把语言描写改成记叙式,直接变成说话人的具体行为语段中涉及的名言警句:①“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罢了。”——鲁迅②“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示例二】少儿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贾谊年少入仕,尽管宦海沉浮,却著《过秦论》如破晓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吕蒙经孙权所劝,勤学成良将;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齐白石砚耕不辍,大器晚成独具一格。无论是少年求学考取功名以期建功立业,还是中年学思并重,积淀人生的厚度,抑或是垂垂老矣依旧求知若渴,一个好学之人会将学习融入自己的一生。【解析】一个观点+一个人物素材语段涉及古诗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建本》三、否定真理法【示例一】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环境固然重要,但坚守初心,坚定信念,亦可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身居陋室而德馨。【解析】我们常识的真理式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将其否定后仍有一定道理,可根据其合理性展开论说,会显得有创意。【示例二】不明辨方向,就算积跬步,也无以至千里。学习与工作总想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则更易把歧途把当捷径。要知道倘若没有废寝忘食、竭心尽力的付出,怎有梦寐以求的硕果;若没有精益求精、越今冠古的追求,怎有柳暗花明的惊喜;若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出发之前,一定确定航向,偏离轨道则及时调整,千里之外定将灯火辉煌。【解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谓是如雷贯耳,过于为人所知的古诗文金句被反复用在作文里,会显得没有新意,但是如果在这句话前面加一个前提,让其否定后成立,就会显得很有创意四、将诗词变成修饰语/定语【示例一】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名利,宠辱不惊,怀着一颗“悠然见南山”的平常心,去面对一切、看待人生。心灵中的大起大伏趋于平坦、有序,这人生的紧要处,不再那么难以把握,当岁月在身边倏尔而逝的时候,成功和幸福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面前——史迎凤【解析】“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饮酒》,这里直接变成“怀着一颗‘悠然见南山’的平常心”这种把引用的话变定语的办法,而不是直接引用,显得十分巧妙【示例二】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坚定信念,书写青春之责。炼精神、定信念、锻品格、修才学,没有哪一样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若没有持之以恒的实践,无法铸就理想的人生,遑论实现梦想。(二)名言警句与古诗词积累一、勤奋学习类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劝学解》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诗》4.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菜根谭》5.立志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注】“之”,代指学习、求学8.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