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知识完整版.docx 立即下载
2024-01-07
约3.9千字
约9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知识完整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知识完整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知识完整版观沧海(七上)东汉末·曹操原文参考译文鉴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内容: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对象,直陈其事。炼字:“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内容:描写海水和山岛,是实景描写。手法:动静结合,由近及远。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近处的草木,仍是静态,次及远处的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地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手法、修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通过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情感: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豁达气度。(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运得很,好极了,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这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主旨】此诗借景抒情,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1.试赏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观”字的表达效果。(2分)【答案】(2分)“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答案】(3分)示例:在这水波荡漾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广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分)【答案】(2分)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容于大海之内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4.(教材思考探究)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2分)【答案】(2分)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唐·李白原文参考译文鉴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柳絮已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手法、内容: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正扣题面,“闻道”是听说,“五溪”是偏远之地,传达出诗人为友人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希望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边。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寓情于景。情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牵挂、关心之情。【主旨】此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以景传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牵挂、关心之情。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分)【答案】(3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杜鹃,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愁。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两句抒情做铺垫。2.请任选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2分)【答案】(2分)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的方法,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遭贬的忧虑,以及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热忱的关怀。实例三: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七上)唐·王湾原文参考译文鉴赏客路青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知识完整版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