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跨学科学习和实景教学的实践.docx / 文档详情
跨学科学习和实景教学的实践.docx 立即下载
2024-01-07
约2.1万字
约44页
0
1.6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跨学科学习和实景教学的实践.docx

跨学科学习和实景教学的实践.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跨学科学习和实景教学的实践1.问题的提出如果说从教转向学、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对于我们学校和教师有着巨大的挑战的话,那么跨学科的实践则显得更为困难。因为我们多数的教师,都已经完全熟悉于自己的学科教师身份,以及基于学科的教学与教研工作。对于一线学校和教师而言,大家对于跨学科实践不仅没有充足的经验,甚至于对于跨学科本身“如何跨”也存在一定的盲区。它延续我们曾经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就可以吗?它把两三个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吗?许多时候我们的学校教研组都是按照学科组织培训和教研活动的,各级教研员也都和教师一样,具有自己的学科背景,并依据学科开展教研活动——那么这跨学科实践该如何开展呢?但2022年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则已经把跨学科的课程与教学推向了前台,向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明确关于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强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中,突出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强调:注重关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而课程方案关于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也强调:科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科学规划课程实施,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并在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中,对跨学科实践提出了明确的课时比例要求:课程标准编制,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至此,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就成了所有学科一个明确的任务。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无不对此做出了明确的回应与详细的规定。以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为例,整个文本共检索到21次“跨学科”的提法或要求,尤其是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语文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的,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学习任务群共设置三层六类: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跨学科学习”是一个明确要求的学习任务群。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跨学科学习必然且已经要进入日常教学和教研工作中来。其他学科也都面临类似的情况。再比如数学课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文本中,一共检索到了29次“跨学科”的提法或要求。其中关于“三会”的数学核心素养,尤其是抽象能力、模型意识、模型观念、应用意识等具体核心素养中,都明确提到了跨学科概念。而我们前面也提到了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它给出的附录案例中,附录1就是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而案例1就是我们曾经探讨的“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既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如此要求,那么关于育人方式变革和班级教学,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对于众多一线的学校和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围绕学科分科进行课程建设、教学和教研,以及学校管理的工作,现在应该如何起步进行跨学科的实践,并逐渐达成甚至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取得跨学科综合育人的效果?2.跨学科实践的发展和他山之石2.1跨学科概念的渊源跨学科学习,究其学理而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我们的学校或教师若对此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则容易消除概念陌生感,并不再为各种专业的“理念”所困扰或造成认知压力。简短地说,一方面,学术专家也是众说纷纭,未必有简明的统一,我们知而不“困”就好,另一方面,就其实践而言,它又有着现实的背景,我们不妨在行动中加深认知和经验。经学术界的梳理,“跨学科”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思教授于1926年提出的(陈涛,2013)。基于学科研究角度,伍德沃斯认为跨学科具有多学科特征,是一种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综合研究。而有学者甚至在跨学科的本质分析中(陈婵和邹晓东,2006),梳理了七个跨学科的不同定义,我们选择典型的四个加以展示:Beggs认为基于学科是“根据主观对内容和方法认可的分类而形成的知识体系或者知识分支”的理解,跨学科是混合多个学科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学科仍然保持学科本身的差异性;同时被整合在一起的各学科致力于创造持续性、实质性的局部一致性的成果;并且从事跨学科活动的成员期望建立一种区别于专业学科组织之外的一种拱形组织框架。Ruegg认为,应该用“合作团队关系”代替“跨学科”。“跨学科”不是不同的学科在一起工作,而是多个有不同学科背景、拥有足够开放思维的个体想要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和完成共有的问题和任务。Jones&Mer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跨学科学习和实景教学的实践

文档大小:1.6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