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页共NUMPAGES2页二年级数学下册我锻炼我健康——分段统计1教案青岛版五年制1、初步学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2、根据生活经验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统计过程的体验。3、积极主动地参与统计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恰当的分段整理并按分段进行统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你经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你了解自己的体育成绩吗?(出示情境图)师:前几天,




第页共NUMPAGES2页四年级科学下册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教案鄂教版1、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影响。2、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在长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毅力。教学重点: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的生长有影响。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教具准备:师:玉米种子四粒,装好土的花盆。生: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提问: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生长?是向上长呢还是向下长?这样吧,让我们




第页共NUMPAGES4页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具准备:教科书例3的挂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商店里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二、新授课1、教学例3。(1)出示:教科书例3的挂图,让学




第页共NUMPAGES4页二年级美术上册红灯停绿灯行2教案湘美版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1、交通标志的识记与掌握2、能表现出小朋友放学过交叉路口的情形与形态3、在游戏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学难点:能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识记交通标志,准确的理解交通标志的具体




第页共NUMPAGES5页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与生活1教案青岛版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排列与组合的简单知识,已有了初步的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本册教材集中安排这一内容,目的有3点:一是培养学生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二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三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第页共NUMPAGES22页冀教版一下数学教案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第五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3、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




第页共NUMPAGES15页冀教版六下数学教案第6单元(一)数与代数(一)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3〜55页。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地整理,进一步掌握数的知识,发展数感。2、经历自主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加自主整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整理对数的认识。难点:形成数的知识体系。教具学具:投影仪。教学设计: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认识1、回顾数的意义。师:你学过哪些数?生:整数、




第页共NUMPAGES3页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片断)教案西师大版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要1出示教科书例1的场景图。谈话:这是四年级(1)班学生的座位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横着数一共有5排,竖着数一共有6组)提问:(教师手指小红的位置)你知道小红坐在什么位置吗?(如果学生没有用“第几组第几排”的方法去描述,教师应适当提示)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小红坐在第3组第2排;小红坐标在第3组第2个;小红坐在第2排第3个……引导:如果我们不知道小红的位置,而是根据




第页共NUMPAGES3页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3教案北师大版1、通过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导活动主体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谈话引入: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




第页共NUMPAGES36页《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学生接触乘法的第一课时,所以我把教学目的定位为:1、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2、会把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些方面处理得还可以。主要表现为:1、利用主题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络。第一幅拼图的游戏,让学生认识乘法,体会乘法的意义,并且会把加法改写成相应的乘法算式;第二幅主题图――热闹的游乐园,让学生通过练习,稳固对乘法的认




第页共NUMPAGES5页二年级数学上册测量1教案冀教版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力目标:通过测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具及辅助手段:课件、直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课题。设计意图:从小朋友身边的事物谈起




第页共NUMPAGES2页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7教案青岛版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在动手操作、认识余数的过程中,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结合现实生活背景,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以及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我会算328=164=567=648=255=357=2、我很棒:根据每句乘法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五七三五八九七二




第页共NUMPAGES3页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2苏教版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教学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1、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2、小结:线段必须是直的,而且还要有两个端点。二、新授。1、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




第页共NUMPAGES2页六年级数学下册观察与探究2教案北师大版1、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2、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点动手操作,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教学难点动手操作,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教法组织、引导学法合作、交流、归纳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长方形面积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二、新课呈现情境这节课我们用图表表示成反比例




第页共NUMPAGES4页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青岛版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好的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空间观念。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的名称。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难点:认识圆锥的高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我




第页共NUMPAGES3页六年级数学下册利息问题教案4苏教版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利率的最新规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提问:




第页共NUMPAGES7页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的意义(一)教案苏教版【教学内容】苏教国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2-6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2、使学生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成正比例量的判断的历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与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重点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设计理念】1、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学,带着




第页共NUMPAGES3页六年级数学下册变化的量6教案北师大版1、知识与技能: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变量,有的变量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并回答。1、下表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年龄出生




第页共NUMPAGES5页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及反思教科版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炎热的夏天你们最喜欢喝什么?(饮料)老师现在就来制作一杯饮料。老师出示果珍,把果珍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珍会怎样?提问:果珍在水里怎么了?(溶解了)回亿固体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这些固体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水里,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2、引出课题。那么,液体是否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3、学生讨论回忆已有经验。二、观察和描述胶水和洗发液的溶解过程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1、




第页共NUMPAGES3页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4教案冀教版【学习目标】1、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律、计算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建立符号感。经历观察、发现、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3、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学习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学习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