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过核定的工资总额部分是否可以税前扣除超过核定的工资总额部分是否可以税前扣除某县级农村信用联社2011年由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核定的工资总额为2600万元,2011年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支付的工资为2560万元。纳税评估时发现在其他费用中列支工资530万元,其中临时人员工资100万元、通信补助150万元、午餐补助200万元、交通补助80万元。那么,超过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核定的工资总额部分,是否可以在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的工资、薪金,




职工福利费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做会计分录?财务上职工福利费应包含哪些内容?【答案】这个应当遵循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定,具体参看《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的如下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一)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




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扣除口径,您了解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以下简称34号公告),明确了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支出等的税前扣除、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年度工资薪金问题。对于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支出的税前扣除,公告明确分为两种情况进行税务处理。一是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作为劳务费支出。二是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对于企业发




职工薪酬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一、对职工薪酬的定义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规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企业发生的




节假日加班工资应该怎么核算一、如何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要准确计算加班费,首先必须正确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实践操作中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1、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例1:劳动合同约定的基本工资是1200元,岗位工资为500元,技术津贴为1000元,则的标准工资是2700元(1200+5




职工薪酬: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调整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职工薪酬新准则”)。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国家税务总局63号公告),将原纳税调整表中的职工薪酬等项目单列附表,增加了股权激励,细化了职工教育经费等内容。纳税人应重视新准则下职工薪酬会计与税收差异的处理。职工薪酬会计与税法的概念差异会计上职工薪酬的概念。职工薪酬新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务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




企业发放工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发放工资是出纳人员的基本工作之一,也是关系到企业和员工双方利益的工作。虽然是一项基本业务,但却涉及到许多财务问题和税务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纰漏,最后造成公司和员工双方利益的伤害。因此,为了避免在实务操作中出现问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七种在发放工资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仅供参考。1.公司雇员分税目交纳个人所得税问题局部企业经过混杂员工与外来用工的联系从而混杂税目,行将统一员工的人为薪金分为人为薪金与劳务报答辨别缴税,下降个人所得税应征税额。2.经过虚伪的雇员信息向实在雇员




分析职工薪酬的热点政策分析职工薪酬的热点政策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一、外延了职工范围二、充实了职工薪酬的内涵三、带薪缺勤四、利润分享计划五、离职后福利六、辞退福利七、非货币福利八、长期福利计划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一、适用范围缩小二、合并直接相关费用的处理三、投资收益的确认本篇将介绍:PARTONE中的七至八部分七、非货币福利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可以采用成本计量。例:某公司为食品生产企业,共有职工200人,其中生产工人170人,行政




工资核算-工资总额的构成与计算(一)工资总额的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工资性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非工作时间工资(二)工资计算的原始凭证考勤记录表;施工任务单;工资卡;扣款通知单等(三)工资的计算计时工资的计算:1)按出勤天数计算:应付计时工资=出勤天数x日工资率+病假工资工资率有日工资率与月工资率之分.2)按扣除缺勤天数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x日工资率-病假天数x日工资率x病假扣发工资%计件工资的计算:应付集体计件工资=集体完成产品数量或工作量x计件单价计件单价=集体




工资未缴纳五险一金的,是否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公司由于各种原因,尚未给部分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请问这部分员工的工资薪金是否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回复:属于本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允许税前扣除.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政策解析:合理的




"底薪+提成"筹划有底线刻意逃税不可取案情概况:A公司是一家从事现代服务业的机构?主要客户对象为个人消费者.为了贯彻激励机制?同时降低税负成本?公司进行税收筹划?施行了员工收入”保底+提成”的薪资方式.即员工每月从公司领取较低的保底工资?在与客户签订协议后?将协议金额的50%上缴公司?剩下50%则归员工个人所有.而A公司仅就其取得的50%确认公司收入并申报缴纳各项税收?对于员工的收入?则只按底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稽查部门在调查中通过调取公司银行资金收付情况?走访部分客户?掌握了充分证据?责成A公司补




节假日加班工资的核算一、如何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要准确计算加班费,首先必须正确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实践操作中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1、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例1:劳动合同约定的基本工资是1200元,岗位工资为500元,技术津贴为1000元,则的标准工资是270




工薪福利扣除政策放宽操作细节不容忽视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以下简称34号公告),明确了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年度工资薪金、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支出等税前扣除问题。这对企业来说,虽然是一项十分利好的政策,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征纳双方都需要关注相关操作细节,从而防范涉税风险。一、关于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问题(一)新政策规定:34号公告规定,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




哪些扣工资的行为违法?很多公司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制定一系列的违规扣工资的制度。但这些制度真的合法吗?实际上,大多数公司规定的扣工资、罚款等制度都是违法的。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一、请假扣3倍工资违法劳动者如果请事假,则工资的计算公式为:(21.75天-请假天数)×日工资。例如:假设甲每月的工资为2175元,则日工资为2175÷21.75=100元,假若10月份甲请事假4天,则10月份甲实际工作了17.75天。因此10月份的工资是17.75×100=1775元。二、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违法《女职工劳动保




年薪制工资包含哪些?国家规定年薪包括哪些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确定并支付经营者年薪的分配方式。经营管理者年薪由基本年薪和风险年薪两部分组成。以一个较长的经营周期(通常为年)为单位,按此周期确定报酬方案,并根据个人贡献情况和企业经营成果发放报酬的一种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工资报酬与激励制度。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年薪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对提升绩效有很大的作用。年薪制突破了薪资机构的常规,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年薪制代表身份和地位,能够促进人才的建设,也可以提高年薪者的积极性。但




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问:有关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答:“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一、确认应付职工薪酬1、货币性职工薪酬(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2)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3)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




应付职工薪酬二级科目有哪些应付职工薪酬二级科目有哪些应付职工薪酬的编码一般为2211,下面是范例:2211应付职工薪酬221101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22110101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22110102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2110203应付职工薪酬津贴22110204应付职工薪酬补贴221102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221103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22110301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22110302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22110303应付职工薪酬失业保险22110304应付职工薪酬工伤保险22




关于集团管理费的分摊问题问题内容:新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不能列支‚是否意味着集团企业总部向其子公司分摊收取的管理费已不能在子公司中作费用列支?如是‚该规定将对大型集团企业总部(法人企业)的影响巨大‚因为这类总公司一般没有正常的收入及利润来源‚无法消化巨额管理费产生的巨额亏损‚因而形成较大的所得税损失.因此该规定不利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则;同时‚由于管理费的实际受益对象为集团内的各子公司‚从法理上看




筹办期的工资费用可否作为开办费列支【问题】企业筹办前期,相关证照未办好时发生的人员工资费用,能作为公司开办费列支吗?如何摊销?【解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精神,首次执行日企业的开办费余额,应当在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内全部确认为管理费用。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本科目(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故问题所述人员工资,可以作为开办费核算。税务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




再谈“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又到了一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很多的概念必须区分清楚,否则就会造成多缴税或偷税的风险.在日常的工作和答疑过程中发现很多的纳税人对”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还是区分不明,在个税上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税率差别很大,在企业所得税上劳务报酬费用应取得发票才能在税前扣除,而工资薪金则不用.如果企业在工资与劳务报酬上分辨不清则可能会多缴很多税款或导致很大的税收风险.所以今年又让有一个冲动,再谈”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究竟企业支付给雇佣的临时工的报酬算不算工资薪金支出?劳动合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