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 10《人间词话》十则 【教学目标】 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主要思想 2学会运用王国维的理论鉴赏诗歌,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激发深入阅读《人间词话》的兴趣. 【学情分析】 高中生对于诗歌鉴赏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已经有大量的诗歌阅读积累,在此基础上,上升到文学理论的阅读与运用也是水到渠成。. 【重点难点】 探究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辨析“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优美”与“宏壮”等概念的差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学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也认识了不少诗人词人。 你最喜欢,认为写得最好诗句词句是什么呢?为什么情有独钟? (学生回答) 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有一定的心得! 那今天我们就通过《<人间词话>十则》来看看学贯中西的大师王国维是如何评点诗词的。(展示课题) 【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了,王国维评论词时最关注的就是“境界”。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那我们齐读第一则。(生齐读:第一则) 有了境界,作品就自然显得格调高,自然有了名句,五代\北宋词就是最好的凭证。所以《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就是“境界”。 既然境界是最高的标准,那么词中都有哪些境界呢?(学生回答: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怎样的词“有境界”呢?(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注重炼字) 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发现前六则围绕“境界”一词,展开了不同角度的阐述,那我们就重点来研读这六则,走近好词的境界。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先将这六则齐读一遍! 【合作研:1活动】:研读文本,理解“境界”. 合作研讨:研读文本,理解“境界” (学生朗读后),王国维“境界”理论中最重要的两组分类就是“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那下面我们就小组合作研讨这两组概念。 研讨1: 首先我们来看“造境”、“写境” 作者在哪里具体阐释了。(第二则) 2、那就请同学们谈谈两者的区别,依据注释和文本,并以你读过的诗词为例来说明!(同学们稍作讨论) 3、成果展示: “造境”:构造之境,按主观意愿,借助想象,创造虚拟的境界。 梦中之景,“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旧时之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来日之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高手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虚无缥缈,《蜀道难》阴森恐怖 “写境”:客观之笔。如实描写眼前真实存在的境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高手是杜甫。 【深入思考】. 那请大家判断一下这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哪种境界呢? 同意是请举手,你来谈谈为什么? 所以大诗人能将两者融合,超越现实而不虚浮,再现客观而不呆板,所以我们常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造境”:诗歌中的意境侧重想象和虚构,但与自然环境相符。 “写境”:诗歌中的意境侧重模仿与写实,但需要对生活进行概括和提炼。 【合作研讨2】:“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这就可以作为评点诗词的标准!其实王国维先生境界学说中最具独创性的一组分类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对于它们的阐释主要在第三、四则。 1、在这里,作者分别列举了两个例句,还做了一定的阐释,那么就请同学们结合例句和阐释对两者的特点展开充分的讨论!(小组合作讨论) 成果展示: 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零乱的落花已经飘飞过秋千去。 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的春寒,特别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之时。 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的悠闲自得,忘却了荣辱得失,尽享田园生活之恬淡。 惜别之情不是很浓烈,更没有悲伤,竟被眼前美丽的景观吸引了,若非急着去赴任,诗人定会继续欣赏下去,与大自然共享闲暇。 有我之境:移情于景,情感浓烈,主观性强,意境宏壮。 无我之境:情景交融,心态平和,客观自然,意境优美宁静。 3、学以致用:相信大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诗词中,哪些是有我,哪些是无我呢? 【合作研讨3】:如何“有境界”?. 深入研讨3:如何“有境界”? 似乎我们知道的诗词中(无我之境)少一些,王国维也说了此在豪杰之士才能树立,毕竟超然物外、忘我的境界确实需要一定的胸襟和修养。但是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两者都是好的词作,都是有境界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与之相比,那些虚情假意的打油诗和应景之作则黯然失色了。那是不是有了真感情、见到真景物就定能写出有境界的词句呢?(生回答) 那还得有一定的表达技巧,比如炼字。 为什么“闹”字有境界,换成“浓”好吗? “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

dc****7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