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镇中心小学赵海荣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2.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难点: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面积分别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我们刚学过哪些面积单位?1m21dm21cm2各是多大?是怎样规定的? 3.揭示课题:你们能猜到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是多少?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二、探索新知 1、探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来看一看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有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小组内用你们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摆一摆,看一看1平方分米里能摆下多少张小正方形纸片。 学生小组内交流,操作,并做好记录,最后全班汇报。 再次组织活动: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先用直尺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按1厘米为一份,把一条边来分一分,看分了多少份?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量一量,分一分,说一说。最后汇报: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每1平方厘米作一份,平均分成了10份。 教师引导把分的点连起来,数一数,分成了10行,10列。 教师引导思考:你们能数一数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吗?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并板书:1平方分米可以平均分成100个1平方厘米,也就是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试一试:我们用摆和分的方法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那你们能找出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最后汇报。 3.归纳总结,及时练习。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出示: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汇报。订正时说说想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相互说说如何得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面积单位的大小,再结合今天这节课内容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学生填完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最后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作业布置:课本2题、3题 教后反思: 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我真正感到,教材只有一本,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却可以百花齐放,然而相对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十分重要。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我在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这课时,在教学“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的方法选择中,学生提出3种方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操作(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摆1平方厘米小纸片,看能摆多少个或数图),以活动为主,然后才有学生所提方法的感知基础。全班交流,得出可以摆100个。这时我开始引导,1平方分米的硬纸上板可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00个,说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记忆非常深刻。为了让学生记得更牢,我又用理论证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记得更深刻。那么课本中的铺地面就迎刃而解了。这节课,用活动的方式来取代枯燥无味的讲解,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效果真不错。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活动内容都是可操作的,在教学中结合周围学生熟悉的环境作具体的描述:如黑板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几平方米等。这样学习面积单位之间换算才体现出它的意义和作用,学生也因切实体会到是在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dc****7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