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二框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石家庄市第五十五中学李伟霞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九课的第二节内容,从与上一节课的联系来看,上一节《民族精神耀中华》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内涵以及作用,属于学生感性认识,本节主要讲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对上一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是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从逻辑关系上看,上一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本节课要讲“怎么样”,是从感性认识到行为落实的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能力:理解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分析鉴赏能力。 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准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增添新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新时期怎样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传统文化图片展示 (剪纸、皮影、脸谱、国画、书法、中国结、太极元素、文房四宝、茶文化、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彩陶、糖人、古代建筑、40中梨园春进校园等) 注: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师: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浩瀚文明史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印记,更多的是数不清的文化资源,在这优秀的文化资源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民族精神的当属中华传统节日,那么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是什么节日呢? 学生:端午节 教师: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说的就是端午节?有什么习俗?蕴含的思想情感又是什么? 生: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佩香囊和雄黄酒(驱虫辟邪)、祭屈原——蕴含的思想情感怀念先贤、祈求幸福; 教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是哪个节日, 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期盼团团、喜庆丰收; 教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是哪个节日? 生:重阳节——赏菊花、登高处——孝老敬老; 教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生: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大年——辞旧迎新。 教师:这是2016年关于中化文化的中考题,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之前,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一直充满自信,但近代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以此相 伴的中华文化自信屡遭责难和冲击,我们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礼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教师:下面咱们先来总结一下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点 学生发言: 考点连接: 1.懂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友好往来,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2.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3.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质。 教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接下来进入本课的 第一篇章——礼敬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请语文课代表读一读 热点聚焦:《中国诗词大会》等热播文化类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像清流浸润心灵 人民日报2017年2月13日报道,传统诗词穿越时代而仍有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需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对接。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诗词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问题:现代化的今天为什么仍然要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 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 答案: (1)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 教师: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比如国学经典诗句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情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志气 (注释: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

dc****7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