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三里镇李后小学备课人姚愿年级六年级课题面的旋转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认识和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难点:体会由平面图形旋转成几何体的过程,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陀螺,半圆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硬纸片,小棒,胶水学习过程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互动修改意见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一、复习旧知,了解新知 1.学生思考后回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2.学生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围成的。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师:请大家再想一想,除了这些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它们是由什么围成的? 3.师:面可以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还能围成圆柱和圆锥等几何体。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圆柱和圆锥。首先,我们来探究面经过旋转后会怎么样。 板书课题: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观察课本图,小组讨论,之后汇报交流。 发言预测: 蜈蚣风筝的体节在空中形成一条线 雨刷的摆动形成了半圆形的面 长方形的转门在转动时形成了圆柱二、探究新知 1.探究“点、线、面、体”的关系 (1)呈现课本图:风筝、雨刷、转门 请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发现了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积极思考,探究新知2.学生制作长方形、三角形小旗,并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小棒上的纸片在旋转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什么图形? 汇报结果:长方形旋转后形成了圆形,三角形旋转后形成了圆锥。 学生制作半圆形、梯形、正方形小旗,先预测旋转后形成什么图形,再动手操作,旋转后汇报 半圆形旋转后形成球体,梯形旋转后形成球台,正方形旋转后形成圆柱。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想一想,连一连” 4.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找出特点,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的高,在小组里讨论它们的特点。 5.学生拿出直尺和平板,在小组内探究测量陀螺圆锥部分的高,并汇报测量方法2.操作体验“面动成体” (1)长方形的旋转 教师引导学生用长方形、三角形纸片、小棒和胶水制作小旗 其他图形的旋转 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半圆形、梯形、正方形小旗 3.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1)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想一想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本“试一试”中圆柱和圆锥的结构图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看一看圆柱和圆锥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分别叫什么? 追问:圆柱和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它们的高有什么特点? 质疑:你们能测量出这个陀螺圆锥部分的高吗?怎样测量? 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落实双基 三、课堂检测,练习强化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1,交流时说说连线方法 2.学生根据练习2的圆柱或圆锥,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3.学生根据练习3写出圆柱或圆锥的名称,并标出底面直径和高。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5,再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交流。 5.学生思考练习6,连一连,再全班交流 三、课堂检测,练习强化 教师巡视指导 布置作业 练习第4题小结评价 回顾所学新知识、交流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面的旋转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圆柱:两个圆形的底面,一个曲面是侧面,高有无数条 圆锥:一个圆形的底面,一个曲面是侧面,高只有一条

dc****7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