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反思:蚕吐丝结茧后,经过大约10天到15天,蚕蛾便从茧中钻出,蛹就变成蛾了,蚕又发育到另一种生命形态。本课的教学安排在这个时期进行,是要引导学生交流蚕蛾出茧的过程及蚕蛾出茧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描述蚕蛾的形态、行为和蚕蛾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蚕蛹在蚕茧里待上约10天到15天,蛹变成的蚕蛾就破茧而出了。学生在课后的观察中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教科书右上图所示的蚕蛾中,就是蚕蛾正从茧中出来的时候弄出来的洞。“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这只是一种推测,到底是不是呢?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来回答。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重要。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合理的回答: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在对蚕蛾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再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相比,找一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身体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成的。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没有观察到的地方,教师要进行指导和帮助。因为时间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蚂蚁、蜻蜓属于昆虫,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然后让学生看看蚕蛾是不是具有昆虫的特征,如果具有这些特征,就是昆虫;如果不具备这些特征,就不是昆虫。最后要强调:这些特征中,有些是鉴别昆虫必需的特征,比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而翅不一定,因为昆虫的翅已经退化。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形成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本课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重难点有所突破,课堂有序,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课堂气氛和谐,师生能展开良好互动,教学生成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kp****9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