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57904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pdf 立即下载
2024-08-17
约4.3千字
约7页
0
1.2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102757904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pdf

2014102757904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CN105270617B
(45)授权公告日2017.06.06
(21)申请号201410275790.4
(22)申请日2014.06.1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CN105270617A
(43)申请公布日2016.01.27
(73)专利权人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710077陕西省西安市20号信箱
(72)发明人戴梦漪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代理人张毓灵
(51)Int.Cl.
B64C27/10(2006.01)
B64C27/59(2006.01)
审查员温美仪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
控制装置,属于直升机的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共
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共轴双桨直升
机包括上桨毂(2)、下桨毂(18),上桨毂(2)外侧
装有桨叶I(1),下桨毂(18)外侧装有桨叶II
(16),其特征是:中置桨距控制装置位于上桨毂
(2)和下桨毂(18)之间。所述的中置桨距控制装
置位于上桨毂(2)和下桨毂(18)之间的中轴(19)
中部。本中置桨距控制装置,可以减小动作传递
距离,减少转换环节,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制
造难度较小。
CN105270617B
CN105270617B权利要求书1/1页

1.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共轴双桨直升机包括上桨毂(2)、下桨毂
(18),上桨毂(2)外侧装有桨叶I(1),下桨毂(18)外侧装有桨叶II(16),其特征是:中置桨距
控制装置位于上桨毂(2)和下桨毂(18)之间;所述的中置桨距控制装置位于上桨毂(2)和下
桨毂(18)之间的中轴(19)中部;
所述的中轴(19)中部沿圆周突起形成台阶状横臂,中轴(19)外侧、横臂上端装有上外
轴(20),中轴(19)外侧、横臂下端装有下外轴(28),中轴(19)中部横臂上、下端面通过轴承
(25)装有扇形换向齿轮(24);
下外轴(28)上端装有锥形齿轮I(26),向下依次装有下变距环(14)和下倾斜盘(15),锥
形齿轮I(26)与扇形换向齿轮(24)下部啮合;
上外轴(20)下端装有锥形齿轮II(22),向上依次装有上变距环(3)和上倾斜盘(5),锥
形齿轮II(22)与扇形换向齿轮(24)上部啮合;
上变距环(3)和下变距环(14)的外端分别装有摇臂I(7)和摇臂II(12),摇臂I(7)和摇
臂II(12)外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I(6)和第一连杆II(13)与上倾斜盘(5)和下倾斜盘(15)铰
接;
上倾斜盘(5)和下倾斜盘(15)分别通过第二连杆I(4)和第二连杆II(17)与上桨毂(2)
和下桨毂(18)铰接;
中轴(19)中部横臂外端装有齿轮箱(11),齿轮箱(11)内包括下外轴(28)上端的锥形齿
轮I(26)、上外轴(20)下端装有锥形齿轮II(22)和中轴(19)中部横臂上、下端面通过轴承
(25)安装的扇形换向齿轮(24),齿轮箱(11)外装置有主舵机(9)和航向舵机(8),主舵机(9)
通过其上、下输出轴与摇臂I(7)和摇臂II(12)中部铰接,航向舵机(8)通过其上、下输出轴
与上摇臂(29)和下摇臂(30)的一端部铰接,上摇臂(29)和下摇臂(30)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变
距环(3)和下变距环(14)铰接,上摇臂(29)和下摇臂(30)的中部分别与齿轮箱(11)铰接。


2
CN105270617B说明书1/3页

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属于直升机的结构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共轴双桨直升机周期性变距都是通过舵机控制下倾斜盘来控制下桨变距,舵
机控制上桨变距必须先通过控制下倾斜盘,再通过连杆机构,把动作传递到上倾斜盘,才能
实现对上桨桨距的控制,其缺点是:舵机控制上桨变距动作的传递距离长,涉及的机构多,
各环节的配合间隙累计误差大,机构的刚性差,会影响桨距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控制。现有共
轴双桨直升机双差动航向控制的上浆桨距控制,是由舵机控制连杆,连杆需通过整个中轴
才能控制上桨桨距,其缺点是:动作传递距离长,结构复杂,中轴制造难度大,在小型直升机
上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提供了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
中置桨距控制装置,其目的是减小动作传递距离,减少转换环节,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制造难度较小。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共轴双桨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4102757904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

文档大小:1.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