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第3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新人教版.doc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3.3千字
约4页
0
3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案-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第3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新人教版.doc

学案-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第3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自主学习】:1、常见碳的氧化物有:和两种,标出其中碳的化合价。2、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3、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4、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举例说明__________5、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通入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师生共同完成实验6-3、6-4)倾倒二氧化碳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实验装置图现象分析通过以上探究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色味的体;在标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6-5)I、二氧化碳呼吸,燃烧,一般燃烧。II、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实验现象分析盐酸(填“能”或“不能”,下同)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干燥的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反应生成的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色变成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加热后,____色又变回____色,说明碳酸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这是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体验成功】:1.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2.(2012·台州中考)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3.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5.(2012·泰州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12分)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①拒用。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再生。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回收。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CO2发生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这些CO2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________用于人工降雨。(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0分)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填“c端”或“d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学案-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第3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新人教版

文档大小:3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