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学考建议 2、2010年难度、优秀率、合格率、满分率 去年今年 平均分为91.67分可能降低 及格率为98.54%尽量保持 优秀率为71.26%60%左右 满分率达到68.32%肯定降低 今年的命题与阅卷工作有调整3、考查能力层级与题型关系 4、去年主观题考查的能力层次点5、2010年考标中的综合应用层次(14个)6、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共126个考点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消费与生活考点解析1.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2.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货币。3.纸币(理解):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4.信用工具(识记):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它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5.外汇(理解):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外汇汇率跌落。6.供求影响价格(简单应用):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7.价值决定价格(简单应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着商品价值这个轴心进行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8.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综合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9.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简单应用):①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就会加大当前的消费、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总体消费水平提高。②物价总体水平: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上涨,会引起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人们消费水平降低;反之,则人们消费水平提高。10.消费结构(理解):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11.消费心里面面观(识记):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里的影响。人们常见的消费心里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12.做理智的消费者(简单应用):要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解析】1.生产与消费(综合应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成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2.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

xx****8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