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示例.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9
约2.8千字
约7页
0
1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示例.docx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示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2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教了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教学目标落实如何,现反思如下:
一、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9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6个词语。多种方法理解“众星拱月”等词语意思。
1、易错字
毁、澜
2、理解词语
学生分享预习时查的词语解释,如金碧辉煌、不可估量、玲珑剔透、宏伟、灰烬等。
二、目标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一)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毁灭,就是摧毁、消灭。强调这个词,读好课题。
(二)结合课题,理清结构
1、结合第5段,理解课题“毁灭”。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呢?
课文第5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了解1-4自然段写了什么。
抓住过渡句,概括2-4自然段内容。
圆明园中不但有宏伟的建筑,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课文2—4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抓住关键词,概括第1自然段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篇课文脉络很清晰,学生很快找到关键句和中心句,并理清了结构。)
4、引导学生质疑(课后第2题)
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三)研读课文2—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的自豪与赞叹之情。
过渡:带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课文2到4自然段,先读读第2自然段,圈出体现园林园布局特点的词语。
1.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美。
(1)结合课文理解“众星拱月”,感受圆明园建筑群的宏伟。
圈出并理解“众星拱月”(文中指由许许多多的小园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
(2)感情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建造这样一座园林,大概花了150多年的时间,令人惊叹。有感情地读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建筑美。
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圆明园中的建筑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学习第1句话,了解民族建筑的迥异风格。
1)读读第一句话,想想作者介绍了哪些建筑呢?
交流: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和山乡村野。
2)出示图片,了解风格的迥异
你们瞧,金碧辉煌的殿堂、晶莹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多种建筑风格结合在一起,这就可以说是类型众多,风格迥异。
读出建筑的风格迥异。(声调有高有低,语音有轻有重,表现了不同景物的特点)
(2)学习第2句话,理解景物的构思,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么这些风格迥异的景物,又是如何构思的呢?读读句子,找一找。
交流:圆明园中很多景物,或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或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工匠们用智慧把这一切变成了现实。
分号前,告诉我们园中的景物是仿照的,许多建筑精华都浓缩在这里。分号后,告诉我们园中的景物都来自于想象,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3)学习第3句话,通过看图,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想象。
如果说前面介绍的都是民族建筑,那么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园中还有西洋景观呢。
(4)学习第4句话,感受圆明园的宏伟。
园中的建筑中西合璧,这在当时是多么不容易,漫步其间,是那样令人惬意,那样令人激动啊!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最后一句。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赞叹之情。
3.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收藏的文物美。
(1)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感受。
第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中珍贵的历史文物。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先秦时代、唐宋元明清,通过上自、下至两个词语连接,从中感受到这些文物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品种丰富,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通过看图,了解文物的珍贵之处。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自豪。
三、目标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四)学习第5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1、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课文的第5自然段具体叙述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让我们边读边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想想在这些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
2、交流。
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
3、学习第一个时间点,体会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作者的痛心、愤怒。
(1)读第一个时间点,思考:英法联军做了什么?
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拿得动的就略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
(2)关注标点符号,体会英法联军的丑恶嘴脸。
从分号看出,作者先写拿得动的,再写拿不动的,最后些实在运不走的,意思上层层递进,进一步体现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
(3)指导朗读,体会痛心和愤怒。
4、学习第二个时间点,体会作者的惋惜愤慨。
(1)想象内容,体会作者的惋惜、痛心。
18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示例

文档大小:1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