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x 立即下载
2024-11-14
约6.1千字
约11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x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当今的中学生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都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造成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许多心理矛盾。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厌学心理、孤独心理、焦虑心理、嫉妒心理、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我们应该理解为正常的心理反应,通过开展健康心理状态,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如下是当今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措施。一、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走上讲台,放眼望去,坐在老师面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独生子女,只有少部份有姊妹。这些孩子大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少生优生”的好处。在我国较发达地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一般都较为富裕。一个三口之家,吃穿当然不用发愁,住房条件优越,拥有汽车家庭的数量正逐年增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真正享受着“皇室”家庭般的“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留给学生的唯一的任务便是学习。就巴中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早晨七点多钟上早读,然后正常上课时间为八小时,晚饭后还要上两个多小时的晚自习。一天从早到晚,学生在课堂的时间长达九到十个小时。此外,对于初三的学生星期六或星期天学校还得补课半天。学生们在校奔于寝室、食堂和厕所“三点一线”之间。在校外奔命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星期天休息时间,小学年级学生还得寻找各种老师接受琴棋书画等各类特长教育。初中年级学生要进入各种文化辅导班或请家教补习各科文化。由此看来,学生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根本没有完全属于自己并供自己支配的点滴时间,就体育课时间都是在教室内学习,学习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的家务出“五一”、“十一”之外劳动几乎为零,体育锻炼几乎为零,社会实践活动为零,……。因此造成了普遍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下,思维不够敏捷。试想一下,在上述社会生活环境下培养起来的中小学生怎么会有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呢?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又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何能引导他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又怎样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一代青年呢?在重重重压之下,学生们心中的那一抹彩虹则只能化作光怪陆离的幻影罢了。当代的学生,虽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优美,物质条件极其优越,但生活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重压迫下的学生怎么会健康成长。在高度压力下他们会产生厌倦学习,厌恶生活,抱怨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的愤世嫉俗的情绪。他们根本没有快乐可言,有的只是抱怨作业太多,成绩太差,家长老师太凶。难怪家长老师与学生总是格格不入,他们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久而久之,学生的不满情绪会爆发出来,他们不完成作业,逃学,去网吧上网聊天,谈恋爱。考试成绩不好不敢回家甚至离家出走。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与不良人员结伙犯下罪行等等。试问一下,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在哪儿呢?伴随着上述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当今应试教育又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发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在的许多学校都把优生、差生划分开了,分的什么实验班、鸿智班等,让优等生的成绩越来越好,问题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成绩的好坏还在其次,由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带来的成绩两极严重分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优等生与问题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自己对学习产生紧张和厌烦的心理。广大教师几乎自觉不自觉地犯着同样的错误:把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一律视为优等生,并且他们自身存在的所有问题与不足都被优良成绩的光环所遮掩了,这样让他们从自己的心理找不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会感到骄傲。而对于成绩差、不驯服的学生,都一概视为问题生。问题生当然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一切闪光点往往也容易被忽略不计了。这样就会让这些学生自己感到很自卑,认为自己没用,看不起自己,这样就会给他们在学习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学习好的不而此时,“金无足赤,人物完人”的古训也就丝毫不起作用了。事实上,广大老师没能站在公平的角度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公正到位地给予评价。所以,优等生时时受宠,被视为“天之骄子”。而问题生处处早白眼,被看作班级学校里的“克星”。大家想过没有,优等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生就存在某些闪光点吗?事实证明,在应试教育阶段,社会、学校、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学生都存在着严重的健康心理问题。上面的这些种种都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倦。从而产生厌学症,在管理中,时常发现有极少数学生,长期由于家长或教师对其要求过份严厉,使其感到精神上或自卑上受到伤害,一种情绪上变得烦躁、抑郁、狂燥,经常与家长、老师发生激烈冲突;另一种情况是逃避,诸如离家出走等这种现象是常会出现的。这种心理状态产生,主要是教育方法不当引起的。这就是要求家长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