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设计】.pdf 立即下载
2024-11-20
约5千字
约6页
0
8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设计】.pdf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设计】.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2017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作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
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为目标。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
进学生知识经验地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
别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促进他们自己建构意义以及问题
的解决。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从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交流四个方面阐述了三国至隋唐五代思想文化的
新成就。儒、道、佛三家既相互影响又各自发展,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点。文学、书法、绘画、雕塑、舞
蹈等艺术大放异彩。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就,隋唐时期科技
走在世界前列。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带来文化上的频繁交流,在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的同时,又使中华
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
流》,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书法、绘画、石窟雕塑,唐代诗歌、中外交流已经有了了解。因此,本
课教学侧重之前未曾接触过地“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对于初中已学的内容关键在于梳理其发展脉络,
点明文化成就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三国至隋唐五代时
期的政治变迁、制度变革、民族交融、区域开发,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认知能力: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化成就的表现去认识其社
会发展背景,探讨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启示。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
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课堂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初唐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以及相关文字材料,解释佛教本土化的原因。
2、知道玄奘、鉴真等人对中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学习他们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3、知道三国至隋唐五代文化在多领域的成果,领悟到文化互动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三国至隋唐五代文化多元、多领域发展
教学难点:
佛教的本土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1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字材料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以学生熟悉的
(2分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教材插图导入,
通过连环的设
问引发认知冲
突,激发学生的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称学习兴趣。
吗?它现存在哪里?
【介绍壁画】壁画为佛教史迹画,由初唐高
僧或受雇于窟主的画匠所作。
【教师提问】这是同学们初中历史教材中的
一幅插图。假若仅凭第一印象,你觉得图中
的人物像什么?你会将壁画命名为什么?
【教师提问】为何画中的人物都酷似和尚?
专家又是如何将其判读为张骞拜别汉武帝
出使图呢?今天,让我们先一同走近这幅充
满玄机的壁画。


2
环节一:【教师过渡】专家将壁画判定为“张骞拜别让学生在看教
壁画背后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所依据的是画面中央的师逐字逐句解
的三教互深色方块(榜题)上的文字。读文字史料、图
动(18分【展现榜题文字】“前汉中宗既得金人,莫1、阅读文字材料、聆听教师讲片史料的过程
钟)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问名号解。中,进一步提高
时”。史料研读能力,
【教师解读榜题文字】西汉中宗(经学者考培育“历史解
证,“前汉中宗”为画工笔误,此处应为“汉释”的核心素
武帝”)已经获得金人,不知道金人的名号,养。
于是就派张骞出使西域问金人名号。要理解
“金人”的意思,我们必须结合壁画原图。
教材中的图片只是壁画原图的下半部分。
【展示壁画的原图】2、观察图片、聆听教师讲解。






【教师解读壁画】壁画的原图可以划分为三
个画面。壁画右上方的这个画面里的榜题上
的文字为“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二
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
常行拜谒时。”也就是说,壁画中汉武帝所
跪拜的就是金人,结合画面内容可以推知:
金人指的是佛像。而壁画左上方的这个画面
里所描绘的是:张骞一行到达一座内有佛塔
的城池之外。城门附近伫立着两位身着袈裟
的僧人正迎接张骞的到来。
【教师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8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