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学案(含答案).pdf 立即下载
2024-11-20
约4.8千字
约9页
0
8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学案(含答案).pdf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学案(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
课标内容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知道战国七雄名称和方位,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理解这一时
期的社会变化
必备知识
2.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知道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3.了解都江堰的修建、功能和作用
1.唯物史观: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2.时空观念:阅读《战国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名称和方位,了解兼
并战争,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核心素养3.史料实证:阅读有关商鞅变法的史料,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和
内容
4.历史解释: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修建的历史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基础导学
1.战国七雄:
2.社会状况:战争
战国(1)战争特点:很大,参战兵力,
七雄交战区域,持续时间
(2)著名战役:等
(3)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奠定了基础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
水平不断提高,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商鞅2.目的:,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变法3.时间、人物:年,任用商鞅主持
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1)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
(2),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作用:使秦国的大为增强,提高了
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全
国奠定了基础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主持,在成都附
造福
近的上修建了都江堰
千秋
2.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的都
3.功能:等
江堰
4.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读图
学史


重点突破
1核心概念
(1)商鞅变法:是指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
典型例题:公元前344年,秦国政府下令统一度量衡,并颁布了度量衡标准器(如
下图)。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2)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
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
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
宏大水利工程。
典型例题: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
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
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

A.葛洲坝工程B.都江堰C.大运河D.三峡工程
2重点问题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内容: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政治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济(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历史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
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典型例题:《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
3综合探究
改革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关
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
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
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
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
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
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
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商鞅遭诬陷,
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商
鞅虽死,“秦法未败”。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史料实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治秦”的特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大小:8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