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 课标内容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知道战国七雄名称和方位,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理解这一时 期的社会变化 必备知识 2.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知道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3.了解都江堰的修建、功能和作用 1.唯物史观: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2.时空观念:阅读《战国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名称和方位,了解兼 并战争,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核心素养3.史料实证:阅读有关商鞅变法的史料,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和 内容 4.历史解释: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修建的历史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基础导学 1.战国七雄: 2.社会状况:战争 战国(1)战争特点:很大,参战兵力, 七雄交战区域,持续时间 (2)著名战役:等 (3)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奠定了基础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 水平不断提高,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商鞅2.目的:,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变法3.时间、人物:年,任用商鞅主持 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1)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 (2),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作用:使秦国的大为增强,提高了 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全 国奠定了基础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主持,在成都附 造福 近的上修建了都江堰 千秋 2.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的都 3.功能:等 江堰 4.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读图 学史 重点突破 1核心概念 (1)商鞅变法:是指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 典型例题:公元前344年,秦国政府下令统一度量衡,并颁布了度量衡标准器(如 下图)。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2)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 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 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 宏大水利工程。 典型例题: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 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 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 A.葛洲坝工程B.都江堰C.大运河D.三峡工程 2重点问题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内容: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政治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济(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历史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 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典型例题:《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 3综合探究 改革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关 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 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 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 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 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 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 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商鞅遭诬陷, 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商 鞅虽死,“秦法未败”。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史料实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治秦”的特点。(
13****51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