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刑法中行为理论的反思——基于客观主义的视角 引言 刑法制度是保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法律制度。而在刑法中,行为理论是关乎罪行是否成立的基础性问题。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就行为理论进行了探讨,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行为理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站在客观主义的视角,对刑法中的行为理论进行反思。 一、客观主义的核心思想 客观主义是指以外部行为作为衡量罪行成立的标准,而与犯罪人的心理动机、主观意愿和内在状态无关。客观主义是一种常识性、通俗性的观点,可以追溯到法律成文前的古代社会,其观点认为,只要外在行为具备犯罪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即可被视为犯罪。 客观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客观的标准来衡量罪行的成立,在客观行为合法的情况下,即使犯罪人没有罪恶的心理状态,或者是在严格意义上,无法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罪行仍然成立。客观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罪刑相适应、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等。客观主义的观点是稳妥的,因为只有可量化的行为特征,才能提供证据,从而形成犯罪的指控和判定。 二、客观主义遇到的问题 尽管客观主义在刑法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它并不完美,存在着一些问题。 1.忽略了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客观主义认为行为本身可以被确定为罪行,而与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无关。这种观点会忽视罪犯的主观因素,使得一些非故意犯罪的被告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例如,一名对自己行为不能控制的精神病患者因为意外杀人而被判入狱,显然是对被告人的不公正。 2.忽视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客观主义是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为衡量罪行成立的标准,因此,只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视为犯罪,而不顾及其本身的劣势地位。这种观点忽视了罪犯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不利地位,犯罪行为常常有多重的根源和原因,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3.行为标准的模糊 行为标准是判定罪行成立的重要标准之一,客观主义认为只要行为达到特定的标准,即使犯罪人没有罪行心理状态,罪行仍然成立。但行为标准本身有一定的模糊性,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行为作出不同的评价,这会影响判案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转向主观主义 鉴于客观主义在实践中的缺陷,犯罪学家逐渐转向主观主义,即将犯罪人内在的动机、意愿和心理状态视为决定罪行成立的主要因素。主观主义认为,罪行成立需要有一定的主观成分,这包括犯罪人对自身行为的意图、目的、犯罪的动机和精神状态等。在这种情况下,犯罪人的思想和行为构成了整体,且不能从一个角度分析,需要把犯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行为相结合。 结论 尽管主观主义有其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难以证明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忽视行为本身对社会的危害等。因此,在行为理论的运用中,不能偏袒客观主义或主观主义任何一方,只有在对两种理论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时,才能真正做到罪刑相适应、公正裁判,使刑法能够真正实现其本身的价值。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商务英语BEC考试高级阅读真题.docx
妈妈的礼物作文用户编辑原创.docx
商务英语BEC考试阅读辅导素材.docx
商务英语BEC考试网上报名流程.docx
202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数学七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
202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数学七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
202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数学七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202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数学七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202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数学七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202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数学七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