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区美术馆在上海的实践:以“艺术社区在上海:展览与论坛”为例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中心的上海,拥有着众多国内外知名的美术馆,然而在这些高大上的艺术殿堂外依旧存在着基层群众的切实需求和艺术表达。社区美术馆的兴起,则是这类需求和表达的具体体现。本文将以上海市社区美术馆的实践为例,展示社区美术馆对于文化民生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社区美术馆的定义及实际情况 社区美术馆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之用的美术馆,为社区居民提供艺术交流、艺术教育、艺术欣赏等公共文化服务。它往往不以盈利为目的,关注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强调艺术与社区的结合。社区美术馆的兴起和发展,与当代社区生活的快速发展有关,也反映出文化全球化、身份认同和社会转型等趋势。 按照纬度,社区美术馆可以分为文艺北街美术馆、衡山艺术中心等高端美术馆,也可以是基于民间艺术、非遗传统、公共空间和流动展示等形式的社区美术馆。例如上海长宁区文广新局主管的“长宁集美术馆”便是以“高品质文化、安心社区”为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展览、教育、工作坊等免费服务。 二、社区美术馆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从上海社区美术馆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兴起和发展吻合了上海社区文化建设的演变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区文化需求逐渐增加,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态度也在转变。2004年,长宁区探索发展社区美术馆,成为上海市首个开展此项工作的区域。2011年,长宁区以“集美术馆环城游”活动为载体,开展了馆藏展览、艺术指导、艺术讲座、普及教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美术馆在上海市的发展。 与那些早已成为文化品牌的美术馆不同,社区美术馆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基层性格和地方特色。就像南京西岗“老梅艺术馆”一样,它们常常和社区内的公园、文化中心、美术学校等相邻,会举办一些与社区文化紧密相关的活动,同时也会针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创作和展览。例如普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探索的“中北地区民间艺术馆”就是继续日内瓦非遗馆的民间艺术馆体系。这些特色展览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对于艺术的需求,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进而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进步。 三、“艺术社区在上海:展览与论坛”的案例解析 静安区的“艺术社区在上海:展览与论坛”是上海市文化局和大美术馆联合推出的展览项目,针对不同社区隐形艺术家和先锋艺术人群,打造出“映画空间”、“艺术空间”和“玩转艺术”三个环节。在“艺术空间”环节,全国各地入驻上海的艺术家积极响应,展示高度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在“映画空间”环节,影影作为百度首席艺术家,结合自己的媒介艺术与其他艺术家合作,将空间与影像融为一体。在“玩转艺术”环节,学龄儿童们通过互动体验,获得了更加全面的艺术素养教育,知道了更多与艺术相关的知识。 除了展览形式的多样化和互动性之外,“艺术社区在上海:展览与论坛”更多关注社区居民的艺术需求和文化表达。通过深入调查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状态,针对社区文化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比如在一些较为贫困的社区,会定期组织社区文化节,提供各种免费服务。在一些课余时间较长的地址,会为孩子们提供艺术创作的机会和场所。在宗教比较集中的地方,也会通过与教堂等机构合作进行文化交流。 四、结论 总体而言,社区美术馆在上海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构建出了一种与传统美术馆形式不同的文化生态,促进了艺术与社区的多总共相结合,更好的满足了文化多样化的需求。在未来,我们希望社区美术馆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更好的打造出与社区精神契合的文化品牌,同时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优化社区文化建设格局,实现更加充分而高效的文化资源共享。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