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施工安全防范重点 第一篇:施工安全防范重点施工安全防范重点变电部分:序号危险源防范措施一、坍塌1.基础开挖深度超过1.5米时,基坑内壁要设支撑,上下作业要设梯子,作业时要设监护人。2.雨后开挖基础要检查坑内支撑是否牢固,坑内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二、物体打击1.砌石作业出料口应设挡板,作业现场应设监护人,人工运输材料应对工器具进行严格检查,如有损伤严禁使用。2.砌筑作业时,严禁由高向低抛投碎砖、石块。3.吊车作业时,当被吊物离地10厘米后应停车检查被吊物绑扎是否牢固,及钢丝绳受力状态是否符合要求。4.在高处与地面存在交叉作业时,对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配发工具包,所携带工具必须装在工具包内,上下传递工具、材料必须用绳索传递,严禁抛掷。5.材料、设备堆放场地应平整,材料堆放应整齐,大型设备堆放应用绳索采取防倒措施。6.排杆作业时,应用木楔对砼电杆采取防滚动措施。7.创木机、砂轮机、切割机作业人员及凿石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8.爆破作业前应检查周边环境是否有电网、高速公路和行人,药量控制应按技术人员和相关规定要求配药,爆破时应先警戒、鸣哨、确信无人后方能进行爆破作业。高处坠落:1、登高作业前,项目部应向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自觉佩戴好安全帽,栓好安全绳,安全绳应栓在牢固位置严禁高用低挂。2、砌筑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在墙身上行走和骑在墙体上作业。3、脚手板搭设应按规定进行选材、铺满、绑扎。4、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应设1.05米高的栏杆,18厘米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车辆及人员伤害:1、严禁无证驾驶或酒后驾驶。2、严禁车辆带病上路。3、任何车辆在站内严禁超速行驶,站外入口处应设减速标志。触电:1、施工用电设施的安装、维护应由取得合格证的电工担任,严禁私拉乱接。用电机具应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外壳应有良好接地,用电设施必须设防雨措施。2、电源线路不得直接绑扎在金属物件上。3、用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设备的裸露部分应加防护措施。架空线路的路径应合理选择,避开易撞、易碰、易腐蚀场所及热力管道。4、在带电区域作业时应悬挂警示牌,设监护人,防止误碰、误撞。5、临近带电体时,上下传递物件必须用绝缘绳索,作业全过程应设专人监护。第二篇:防范安全施工总结一、施工过程中质量及控制地铁工程作为线性地下工程,大多数病害发生在施工缝、变形缝、结构受力突变、地质条件变化等,但因工程质量与施工过程控制与组织体系是密切相关的。本工程现处于基坑开挖、支撑架设、主体结构施工等相关内容。本工程保护等级为一级,为了指导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的进行和周围现有的建筑物及控制性保护建筑的安全,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随时预报,随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为确保安全文明施工,项目部明确以下内容及职责:1、每个开挖面25mm左右至少有一组墙体变形的监测点,每两个开挖段有一组支撑轴力监测点。2、墙顶水平位移和墙顶沉降,应沿基坑周边每15m——20m左右布置一个监测点。3、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每开挖段布设一测量断面,每一测量断面在垂直基坑方向2倍挖深范围内布设4——6个沉降点。4、地下水位观测孔沿基坑长边布置,保证每侧至少布设3个孔。5、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观测应尽量直接布置直接测点。6、车站附近的地面周围建筑应增设沉降、倾斜、裂缝观测点。7、坑底隆起回弹测量断面不应小于两组,宜布置于基坑中部,每仪测量断面应有两个测点,埋置深度为基坑深度两倍。二、施工常见问题及相关处理措施结构裂缝和渗漏水是地铁工程最普遍、最常见,二者常常相伴而生、相互影响,根据结构裂缝和渗漏水的成因、严重程度和发生部位的不同,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确定应急预案的内容如下:1、按照棑堵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设计合理的防、排水系统,利用布局合理排水管、盲沟和抽排水设备进行地下水抽排,以降低结构承受的水土压力,减小开裂部位的渗漏水量和水压,为结构渗漏水治理创造条件。2、进行系统的背后回填注浆,改善主体结构受力条件,阻断或减少地下水的渗流通道。3、采用剔缝洗槽,针注水溶性聚氨酯或超细水泥浆,外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或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材料(js)等技术措施封堵结构裂缝。4、采用梅花型布置针注水溶性聚氨酯或超细水泥浆,涂刷刚性优止水,up2000混凝土修补剂或高强砂浆修补面积较大的开裂、渗漏区域;裸露的钢筋涂刷fp阻绣剂。5、对于止水带老化、脱落、失效的变形缝或施工缝,应彻底清除原有嵌缝材料,凿除松动的破损混凝土,采用注浆,埋设排水盲管、从新埋设嵌缝材料等综合措施解决防排水问题。6、重视土与结构共同作用、运营期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和地应力变化对结构的影响、结构耐久性。研究预埋设置诱导缝、后浇带、加强带等工程技术措施以减少砼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工程效果。三

是你****辉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