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万字
约35页
0
3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编.docx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第一篇: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摘要: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新闻工作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将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缺失的内、外部原因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来谈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关键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建设一、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匮乏的外部原因总结如下:(1)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我国传媒长期作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运转,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传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记者的采访“权利”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2)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现象严重。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所谓“有偿新闻”,便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的。(3)媒体竞争激烈,职业精神成为追逐短期利益的牺牲品。我国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成熟,不少传媒间和传媒内部的竞争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状态。传媒作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单位,有着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从业人员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4)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规范和有效的规范执行机制。尽管从1991年起,全国记协就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但该准则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新闻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发挥切实的指导、约束和惩戒作用。2.但是不能忽略内部原因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新闻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最大诱因:经济利益,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缺乏应有的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现代新闻从业人员中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教育不够,一些记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定没有真正被新闻从业者内化。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职业道德的约束往往显得乏力,这是虚假新闻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3.有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自己工作内容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报道行为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它决定了新闻报道者是为社会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个社会在报道。而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或是某个人报告消息。从这个意义出发,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整体利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应该而且必须高于个人或所属小集团的利益。二、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叫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2.规范和细化监管体制一般来说,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受众控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对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的余数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一方面与国民的媒介素质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媒介体制有关。媒体的工作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的权利,媒体的权利归根到底是公众赋予的。因此,树立受众中心的观念,自觉把自己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下,是新闻工作者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方面。第三方控制.我国实行的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全面,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制度性的东西细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参照国际上有关规定和相关条例更加细致以可增强可行性。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国的先进经验,成立一个由学界、政界和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的、权威的媒介批评和处理受众投诉委员会,负责监督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并使其裁决在国内各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另外,该组织应设立一个媒介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下,假新闻多,信用度低的媒体其等级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权威性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媒体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受众的信任和支持。3.建立健全传媒自律机制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传媒自身配置一套实施细责和监督机制.西方一些媒体会定期的发给记者一份新闻道德准则和一份调查问卷,每位记者都必须认真阅读,填写然后签名为证。在经常强调下,使每个记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职业活动是否违反了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我国媒体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各媒体行业自律的检查工作日常化,达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此外,媒体还可以设立专职的受众意见调查员,专门负责将受众的意见分析汇总并反馈给媒体决策者。只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自律,从源头上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严格遵守从业范围,是根除虚假新闻的最根本途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新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编

文档大小:3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