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地方管理由削弱到加强(西汉时期地方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为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初年实行郡县制、封国制并行制。后来,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导致"王国问题",严重威胁到西汉中央政权。景帝"削藩"到武帝推行"推恩令",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解除了王国对西汉中央政权的威胁。)(1)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加强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这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丞相B.殿阁大学士C.尚书令D.军机大臣2、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祷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宮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最坏时,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在于()A.政治腐败B.宦官专权C.君主专制D.中央集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故宫南熏殿是清朝收藏历代皇帝画像的地方,其中朱元璋一人就有13幅画像。令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有肃穆的、有脸长的,形象反差很大。这说明朱元璋()A.厉行思想专制,文化发展停滞不前B.在百姓印象中皇帝是真龙天子,自然要脸长肃穆C.在位期间废宰相、设内阁,加强了君主专制D.统治期间严刑峻法,经济逐渐走向衰落解析本题运用图画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据题干及图可知,故宫收藏的历代皇帝画像中,朱元璋的形象反差很大,说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材料四: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焚书·答邓石阳》情境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情境材料2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尊。所谓矮子现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续焚书》问:材料反映出李贽的什么“异端”思想?看课本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思考:结合教材,根据左边材料,归纳顾




罗江县鄢家镇小学校教师:范荣轩一、编写要求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只小猴呢。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科举制度研究第一讲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知识梳理】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1)背景: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体系不断发生变化。(2)确立:①时间:时期。[来源:学§科§网Z§X§X§K]②机构: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③特点: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3)意义: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演变(1)宋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设枢密院掌管军政,设三司掌管财政。宰相只保留行政权。(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单选题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威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屋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A.彰显财富,发展商业B.天下归一,皇权至上C.天下共主,尽享极乐D.君临天下,思想控制2.秦律规定:“偷盗者少于五人,赃款在1-200钱之间的只给予流放处罚;但如‘五人盗’,赃款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且黥面并服四年筑城的劳役”。这一




第七单元第一、二章一、选择题1.[2019·滨州中考]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种类繁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①B.①②④都属于真核生物C.②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D.①②营腐生生活,③④营寄生生活2.[2019·北京中考]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不正确的是(D)A.面包—酵母菌B.酸奶—乳酸菌C.食醋—醋酸(杆)菌D.泡菜—霉菌3.[2019·河北中考]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同步测试卷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2.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传统的影响B.封建政府的提倡C.小农经济的稳定D.儒家思想的流传3.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秦汉时期的皇帝做出决策的一般程序是:皇帝将问题交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准,交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经丞相副署后交有关部门执行。这就是在《本纪》中经常出现的从“有司提议”到皇帝“制日可”的过程。由此反映出A.秦汉时期已有民主制萌芽B.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C.秦汉时期皇权专制的程度不高D.丞相对皇帝绝对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相关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皇帝将问题交有




第二单元第一章一、选择题1.[2019·郴州中考]观察某植物叶片的正面与背面图。请判断它最可能属于哪类植物(C)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2.[2019·日照中考]袁枚在《苔》中写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关于苔藓的叙述错误的是(D)A.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C.苔藓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D.苔藓植物能开出米粒大小的花3.[2019·曲靖中考]水分和无机盐能从植株的根部向上运输,主要动力来自于(C)A.光合作用B.扩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宗法制已完全崩溃答案A2.《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答案A3.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秦灭六国的主要条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下面是清朝部分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皇帝军机大臣人数乾隆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嘉庆、道光、咸丰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同治五到六人光绪76.5%的时间四至六人A.权力稳固B.机构健全C.精干高效D.保密性强2.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汉武帝B.唐太宗C.明太祖D.明成祖3.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




第三单元第六、七章一、选择题1.[2019·济宁中考]今年埃博拉疫情再次肆虐西非。为遏制疫情蔓延,医护人员和易感染者已陆续接种,这属于(B)A.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B.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C.非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D.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2.[2019·岳阳中考]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说法,恰当的是(D)A.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B.抗体能将与其结合的抗原直接吞噬C.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不需用免疫抑制药D.计划免疫的实质是特异性免疫3.[2019·营口中考]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不




第四单元第二、三章一、选择题1.[2019·海淀中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B)2.[2019·聊城中考]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B)A.有性生殖B.体内受精C.受精卵体外发育D.变态发育3.[2019·曲靖中考]青蛙受精作用的场所是(D)A.陆地上B.雌蛙体内C.输卵管中D.水中4.[2019·平凉中考]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鸟蛋的钝端有一个小空腔,它叫做气室,它主要作用是(B)A.减轻鸟蛋的重量B.为胚胎发育




第六单元第三章一、选择题1.[2019·滨州中考]下列哪一诗句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B)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2019·长沙中考]在研学中,一群学生看到几只鸟在水面游动,还会潜入水底,生物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绿头鸭。据此推测,绿头鸭的足具备下列哪种形态特征(B)3.[2019·长沙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知法懂法一、你对法律知多少?有关青少年旳法律法规旳名称2.未成年人不能做旳事情接触毒品打架斗殴携带刀具沉迷网络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下列旳人犯罪占犯罪总数旳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旳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旳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原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旳本身原因很主要。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无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分旳违法行为:(一)纠集别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屡次




引言“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要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2、到底是法治好还是人治好?“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大跃进以来,都搞生产,大鸣大放大字报,都没有时间犯法了。对待盗窃犯不靠群众不行。……民法、刑法那么多的条文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不记得。韩非子是讲法制的,后来儒家是讲人治的。我们的多种规章制度,大多数、90%是司局搞的,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我们每个决议




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论文关键词]现代法治传统法律文化礼治法治[论文摘要]传统法律文化是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文化资源。作为人类历史的沉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和自身延续性的道德价值观和秩序准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必须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系统中体现出来的有关法的普遍的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其表现为人们对法律性质的认识,对法律价值的评断,以及对法律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的理解。中国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