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修辞40道借代与借喻辨析题带答案.docx

修辞40道借代与借喻辨析题带答案一、借代与借喻基本概念1.借代:用与本体密切相关的事物代替本体(如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工具代职业等),本质是相关性。例:“白大褂们在抢救病人”(“白大褂”代指医生)。2.借喻: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存在相似性,本质是比喻关系。例:“希望的种子在发芽”(“种子”比喻希望)。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逐步掌握“相关性”与“相似性”的核心区别,夯实修辞基础。二、辨析练习题(1-20)1.例句:一群“红领巾”在打扫操场。2.例句: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3.例句:他喜

13****13
10页
2025-04-14
修辞30道“似是而非”的比喻句辨别题带答案.docx

修辞30道“似是而非”的比喻句辨别题带答案基础辨别题(1-10)1.例句:他长得像他爸爸。2.例句:夜空中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闪烁。3.例句:他的脸红得像苹果。4.例句:她好像生气了,一句话也不说。5.例句:这棵树像一把撑开的绿伞,遮住了阳光。6.例句: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7.例句:我仿佛听见有人在叫我。8.例句: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地上。9.例句:他画的荷花像真的一样。10.例句:她的歌声如同百灵鸟般清脆。进阶辨析题(11-20)11.例句:猫头鹰的耳朵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12.例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13****13
8页
2025-04-14
问号使用攻略:常见错误解析与30道实战训练题.docx

问号使用攻略:常见错误解析与30道实战训练题问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分析1.间接疑问句误用问号例句: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生气?错误原因: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体是陈述语气,应用句号。2.选择疑问句滥用多个问号例句:你是想看电影?还是听音乐会?错误原因:选择疑问句末尾用一个问号即可,应改为“看电影还是听音乐会?”3.反问句误用感叹号例句:难道你不觉得可笑吗!错误原因:反问句需用问号,应改为“吗?”4.引号内外问号位置错误例句:他问“你准备好了吗”?错误原因:问号应放在引号内,改为“准备好了吗?”5.疑问句与括号的标点

13****13
11页
2025-04-14
问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docx

问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一、问号的误用类型总结(一)非疑问句末尾用问号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例如:“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这里“为什么”虽为疑问词,但该句是陈述句,不能用问号。(二)选择疑问句问号位置错误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中间各项之间用逗号。如“你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不能写成“你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三)倒装疑问句问号位置错误倒装疑问句中,问号应放在句末。像“怎么啦,你?”不能写成“怎么啦?你。”(四)连续问句每个问句后都要

13****13
7页
2025-04-14
书名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docx

书名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一、书名号的误用类型总结(一)非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滥用书名号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电视节目名等。一些不是这些特定类型的名称,不能用书名号。例如“我今天上了《语文》课”,“语文”是课程名称,不是书籍、报刊等,应去掉书名号,改为“我今天上了语文课”。(二)该用引号而用了书名号对于特定称谓、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应该用引号而非书名号。如“《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其中‘佛跳墙’这道菜

13****13
6页
2025-04-14
冒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docx

冒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一、冒号的误用类型总结(一)冒号套用在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两层冒号套用的情况。例如:“他说:‘我今天看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鸟。’”这种表述错误,应改为“他说:‘我今天看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鸟。’”(二)提示语后滥用冒号当提示语“说”“道”等在句子中间,前后都是同一个人所说的话时,提示语后不能用冒号,而要用逗号。比如“‘今天天气真好,’他说,‘我们出去走走吧。’”不能写成“‘今天天气真好,’他说:‘我们出去走走吧。’”(三)冒号管辖范围不清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其管

13****13
8页
2025-04-14
括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docx

括号的误用类型总结及20道例题练习一、括号的误用类型总结(一)句内括号位置错误句内括号是对句子中某个词语进行解释说明,括号要紧挨着被解释的词语之后。如果括号位置放错,就会造成语义混乱。例如“他喜欢吃水果(特别是苹果),香蕉,梨等。”这里括号是对“水果”中苹果这一具体种类的举例说明,应紧跟“水果”,即“他喜欢吃水果(特别是苹果)、香蕉、梨等。”(二)句外括号位置错误及标点使用不当句外括号是对整个句子或段落进行补充说明,应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且句外括号内如果是完整句子,句末可以用句号等标点;若不是完整句子,一般

13****13
7页
2025-04-14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红色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习近平指出:“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保障红色文化育人效果的整体性、持续性和衔接性,要解决学段间衔接不畅、彼此孤立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此,必须全面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一、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

13****13
13页
2025-04-14
分号使用攻略:常见错误解析与30道实战训练题.docx

分号使用攻略:常见错误解析与30道实战训练题一、分号使用的常见错误(一)在简单并列短语间误用分号错误示例: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解析:这里“苹果”“香蕉”“橙子”是简单的并列短语,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隔开,而不是分号。正确的句子是: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二)在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中误用分号错误示例: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取消了户外活动。解析:“因为……所以……”引导的是因果关系的复句,不是并列关系,不能用分号。正确的句子是: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取消了户外活动。(三)在并列分句内部

13****13
11页
2025-04-14
标点符号专项训练50题(含答案).docx

标点符号专项训练50题(含答案)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

13****13
29页
2025-04-14
标点符号顿号35题带答案.docx

标点符号顿号35题带答案顿号针对训练请将错误标点改正过来,说明原因。1.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2.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3.鲁迅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小说,后来编成《呐喊》和《彷徨》两本小说集。4.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5.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6.那种大海船可以载五、六百人。7.这故事讲得生动、感人。8.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

13****13
6页
2025-04-14
修辞40道明喻、暗喻、借喻辨析题带答案.docx

修辞40道明喻、暗喻、借喻辨析题带答案一、明喻、暗喻、借喻核心区别1.明喻:直接通过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结构特征:本体+比喻词(像、仿佛、如、似等)+喻体例句:“她的笑容像阳光般温暖。”2.暗喻:暗示本体与喻体的等同关系结构特征:本体+是/成为/变成等词+喻体例句:“生活是一本厚重的书。”“祖国母亲”3.借喻:隐去本体,直接用喻体代替结构特征: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仅保留喻体例句:“田野上铺满了金色的地毯。”(“种子”代希望)二、辨析练习题(由易到难)初级题(1-15):明确区分三类比喻1.例句:月亮像一个

13****13
11页
2025-04-14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判断50题(学生版).docx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判断50题(学生版)1、根据对偶的要求,下面四句诗的下句,依次应为()①映阶碧草自春色,②人间几回伤往事,③波上马嘶看棹去,④疏检影落空坛静,a细草香生小洞幽b柳边人歇待船归c隔叶黄鹂空好音d山形依旧枕寒流A、cdbaB、abcdC、cabd、D、bacd2、下面没有夸张的一句是()A、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滔滔长江水,奔流千里东入海。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设问的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

13****13
5页
2025-04-14
八下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顺口溜,朗朗上口方便理解记忆.docx

八下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顺口溜,朗朗上口方便理解记忆一、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国,政治制度来保障。人大制度是根本,民主集中显优势。基本制度有三类,民族自治共繁荣。基层自治靠大家,社区管理有章法。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制度是根本,人民代表选出来。代表人民管国家,民主集中是原则。人大权力很广泛,立法决定任免权。监督政府和其他,人民意志得体现。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有三类,民族自治共繁荣。民族团结是基础,共同繁荣是目标。基层自治靠大家,社区管理有章法。民主管理很重要,大家参与共治理。四、我国的经济制

13****13
4页
2025-04-14
【文化常识】这些冷文化常识试题,试试你能答对几题.docx

【文化常识】这些冷文化常识试题,试试你能答对几题问:楚庄王曾“问鼎中原”,项羽力能扛鼎,那么鼎在古代,最初的用途是什么呢?A、祭祀用的礼器B、地位象征C、烹煮器具答:答案:A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仪礼·士冠礼》:若杀则特豚,载合升,离肺实于鼎。后来,也用作祭祀的神器和地位的象征。问: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你应该选哪一本?A、《史记》B、《论语》C、《庄子》答:答案:C《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

13****13
7页
2025-04-14
《劝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docx

《劝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一、字音识记輮()槁()跂()舆()楫()蛟()跬()骐()骥()驽()锲()镂()螯()鳝()二、通假字(1)輮:(2)有:(3)暴:(4)知:(5)生:三、古今异义(1)以为:古:今:(2)博学:古:今:(3)爪牙:古:今:(4)用心:古:今:(5)寄托:古:今:(6)君子:古:今:(7)江河:古:今:(8)黄泉:古:今:(9)疾:古:今:(10)绝:古:今:(11)致:古:今:(12)青:古:今:(13)假:古:今:(14)金:古:今:四、词类活用1.词作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13****13
4页
2025-04-14
《劝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答案.docx

《劝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答案《劝学》知识点总结一、字音识记輮(róu)槁(gǎo)跂(qǐ)舆(yú)楫(jí)蛟(jiāo)跬(kuǐ)骐(qí)骥(jì)驽(nú)锲(qiè)镂(lòu)螯(áo)鳝(shàn)二、通假字(1)輮:(róu)同“煣”(用火烤),使……弯曲。(2)有:同“又”。(3)暴:(pù)同曝,晒干。(4)知:(zhì)同“智”,智慧。(5)生:(xìng)同“性”,天性,天赋。三、古今异义(1)以为:古:以之为,把……当做。今:认为。(2)博学: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知道

13****13
5页
2025-04-14
《劝学》文言知识78道选择题(附答案).docx

《劝学》文言知识78道选择题(附答案)《劝学》小题精练78道选择题

13****13
6页
2025-04-14
《劝学》文言知识15道选择题(附答案).docx

《劝学》文言知识15道选择题(附答案)劝学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C.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规:规则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露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指老者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心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忽略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13****13
4页
2025-04-14
2025中考二轮复习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易错点、易混点、核心要点、洞察知识盲区.docx

2025中考二轮复习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易错点、易混点、核心要点、洞察知识盲区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A.人民B.公民2.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A.人民B.公民3.()有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决定权A.全国人大代表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是我国的权力机关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的经济基础A.人民

13****13
13页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