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情合新(1)日军先举行军事演习,为调兵遣将作了准备,为士兵失踪的借口留下伏笔;(2)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附近,这是当时北平通往南方和京外各地的唯一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3)强行入城遭拒,日军当即开炮轰击,这说明日军早已准备扩大事端。士兵失踪是真实的原因吗?卢沟桥距北京城十余公里,是北京西南的门户。图为上世纪30年代的卢沟桥。卢沟桥和守卫卢沟桥的中国第29军士兵佟麟阁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权及其领导人的抗日态度有何变化?原因何在?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一一一一一一1.三大战役2.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启示原因:(1)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2)广大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3)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战术。(4)国民党统治腐败,发动内战违背了人民意愿,不得人心,军心涣散。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3.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




中国长城简介中国古代最雄伟得防御建筑。包括城墙、敌台、烽燧、城障等建筑(见长城)。秦汉长城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秦、赵、燕三国沿北侧边境筑边墙以防御匈奴,秦汉长城就就是把这三国得边墙衔接、联缀、增补而成得。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达辽东,长达3000余公里,史称万里长城。汉武帝时,增修西段,由敦煌直达新疆,东段过内蒙古而抵吉林。汉长城除利用秦长城外,又增筑复线,新建边城、城障、烽燧。边城就是屯戍性质得小城,内有官署、民居。城障小于边城,在长城内侧,就是哨所性质得小堡。烽燧就是报警得碉堡,建于视野宽阔得草原或山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情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被割占、财物遭掳掠、主权被践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贪婪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就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便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导火索:侵略国:《天津条约》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火烧圆明园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燃战火,攻占天津,直扑北京。攻破北京城门,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郊的












一、袁世凯独裁立宪派法院一、袁世凯独裁1913年3月20日晚10点45分,奉袁世凯电召北上的宋教仁在上海北站检票口突遭枪击,22日凌晨不治身亡。年仅31岁。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的一次大借款,款项高达二千五百万镑,年息五厘,分47年偿清,以解决政府的国库空虚问题。二次革命为什么失败?过程:《二十一条》签订(1915年5月)二、袁世凯称帝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滥用公款,谋杀人才,而陷国家于危险之地位矣;假民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天王洪秀全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




第一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的救亡运动※学习目标※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单项选择题1.《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公使进京,外交事务日繁,清政府决定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来负责外交事务。此机构是()A.行政院B.理藩院C.总理衙门D.军机处2.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间,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新政”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温故知新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对比图一.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三.《南京条约》的签订三.《南京条约》的签订三.《南京条约》的签订三.《南京条约》的签订知识拓展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是()




第3课天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2、时间:3、永安封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二、定都天京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北伐和西征三、天京陷落2、挽救措施3、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4、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领导者:洪秀全政权初步建立:永安封王都城:天京革命纲领:前期《天朝




第1课鸦片战争一一一一1.鸦片输入的危害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国家主权不能自主,政治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奴役,这是“半殖民地”。(2)“半封建”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时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的自然经济,又有资本




首页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到:“《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提出的要求是()A.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B.加大向中国走私鸦片力度C.允许驻兵圆明园D.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2.右图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的是()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1919年5月3日晚地点:北京大学法科礼堂主要人物:《京报》主笔邵飘萍、北大学生等时间:地点:主力:方式:口号:1“外争国权”一、五四运动的爆发5月4日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态度坚决彻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