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文学作品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山路赵灵芝山路上,山鸟翔集,奋翅竞啼,山地里,苹果树枝吐出了青黄的嫩芽,一辆黑色的公务用车停靠在路边果树旁。上任不久的葛局长下乡深入北部山区,察看新修的环山路养护状况,带几名同志择山路向那片望得见一道道绿茸茸麦田的山坳探查去。葛局长询问身边同志,这条山路周围有几个村庄?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亩耕地?都种啥农作物?山路是用碎石渣铺成的路面,葛局长穿着皮鞋,踩着碎硬的石子,向前每走一步都感到脚心特别难受,这种痛苦穿脚入心,震痛了心旌。走累了,他径直坐到路边一块大石上,也不嫌石头上的泥土

13****13
9页
2025-06-15
章新俊《一张明信片》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章新俊《一张明信片》阅读答案及解析一张明信片章新俊眼看已闷了三个月时间,我还是失魂落魄样,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像个大家闺秀。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强装笑脸故意打趣:“如果你是女人,可坐得个好月子哦。”我听了没一点反应,她就收住话题,怏怏地退出房间。这天,几只鸟儿早早地在晨曦中亮起了歌喉。我起床捶捶发木的脊背,禁不住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片刻,无奈地叹口气,重新躺倒在了床上。听见动静的妻子进了门,坐在我的床边,拉拉我的胳膊,试探着说:“走,别闷了,今天我们去农村老家把那菜地种了。”我本想习惯性地给她回一

13****13
8页
2025-06-10
计文君《天河》阅读答案.docx

计文君《天河》阅读答案天河计文君秋小兰去医院看望姑妈秋依兰,汇报团里重排《天河配》的进展情况。说是重排,其实是新编,连戏名都改作了《织女》。秋依兰是豫剧秋派传人,当年靠《天河配》拿到全国大奖。当她的演艺生涯再次步入辉煌的时候,一场严重的肺病让她告别了舞台。在外人眼里从容优雅地老着病着,她内心的挣扎,也只有小兰知道。小兰进剧团的时候,姑妈就是团长。小兰扮上妆,也是仙女,上台一开腔,也有碰头彩,可一出戏下来,总让人觉得差那么点儿意思。秋小兰的戏,无一句无来历,中规中矩,挑不出她哪儿错了,可就是觉得不够好。戏不

13****13
8页
2025-06-10
范晓波《安静地走向一头牛》阅读答案.docx

范晓波《安静地走向一头牛》阅读答案安静地走向一头牛范晓波如果油菜花谢时能找到一片开花的湖滩,如果湖水清澈到足以把湖滩边上翠绿的山林复制成上下对称的两份,如果山林和野花之间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有若干斑鸠在低空聒噪,那么,再纷乱混浊的情绪,也能渐渐平复沉淀下来。湖在村庄和一片树林之间,高大茂密的乔木沿着南岸延伸,屏风一样整齐地排列铺展,树种有樟、榆、乌桕等。在三月中旬,它们身穿色系相似的迷彩服,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上下一心的团队,悄悄地替湖面遮掩着什么隐私。村庄很小,也算不上漂亮,十几栋新旧不一的房子在湖的另

13****13
9页
2025-06-10
沈天鸿《青草的气息》阅读答案.docx

沈天鸿《青草的气息》阅读答案青草的气息沈天鸿我第一次闻到青草强烈的生命气息是在五岁或者六岁时。时间大约是七月,天气已经热了,父亲割了一些已经长得够高的青草,在船停泊的岸上搭了一个只有顶没有墙的简陋棚子。某一天,我躺在那个棚子里,裹着三床被子,仍然瑟瑟发抖——我得了疟疾。但我很快忘了自己在生病,努力看着覆盖在不高的棚顶上那些稀疏的青草,因为我闻到强烈的青草的气息,那气息源源不断地被我吸进体内,今我感到极其舒适,以至减轻了全身发冷的难受。我很好奇这是怎么回事,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青草,耐心地看它们在烈日下渐渐变

13****13
8页
2025-05-16
沈从文《湘行散记箱子岩》阅读答案.docx

沈从文《湘行散记箱子岩》阅读答案材料一: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太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岩壁断折缺口处,看得见人家茅棚同水码头,上岸喝酒下船过渡人也得从这缺口通过。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那次我的小船停泊在箱子岩石壁下,附近还有十来只小渔船,

13****13
11页
2025-05-16
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阅读答案及解析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李益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注]①贾校书:即贾弇(yǎ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②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原为僧。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风劲吹、大雁悲鸣,诗歌开篇便从触觉与听觉角度渲染出送别时的伤感氛围。B.诗歌

13****13
4页
2025-05-16
鲁迅《忆韦素园君》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鲁迅《忆韦素园君》阅读答案及解析忆韦素园君鲁迅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预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于是他坐在

13****13
8页
2025-05-15
邓洪卫《青龙刀末路》阅读答案.docx

邓洪卫《青龙刀末路》阅读答案青龙刀末路邓洪卫青龙偃月刀,别名“冷艳锯”。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镶有青龙吞月图,其势生动欲飞。关公在罗汉峪遭遇伏击。吴军的长钩套索齐出,赤兔马屈蹄而倒,关公翻身落马,青龙刀被甩在一旁。吴将马忠率人上前缚住关公,牵住战马。有一小校奔来捡刀。刚到近前,忽青龙刀腾空而起,风起刀落,来人犹作站立状,一腔血喷出,溅在近前将校的面上,仿佛映着朵朵鲜艳的梅花。众将顾不得擦拭脸上的鲜血梅花,执着关公父子,骇然而退。青龙刀在冰冷的山坡里静躺着,好像一个疲倦至极的斗士。其时,朔风凛凛,白

13****13
5页
2025-05-15
萧红《野台子戏》阅读答案.docx

萧红《野台子戏》阅读答案野台子戏①眼看着台子就要搭好了,这时候,接亲戚的接亲戚,摆着手还说:“赶天比场子的忙了的女儿,回来住娘家,临走的时候,做母亲的送到大门外,摆着手说:“唱戏的时候,接你来着。”坐着儿子的车子走远了,母亲含着眼泪还说:“看戏的时候接你回来。”所以一到了唱戏的时候,可并不是简单地看戏,而是接姑娘唤女婿,热闹得很。东家的女儿长大了,西家的男孩子也该成亲了。说媒的这个时候就走上门来,约定两家的父母在戏台底下,第一天或是第二天,彼此相看。也有只通知男家而不通知女家的,这叫做“偷看”,这样的看法

13****13
8页
2025-05-15
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常考题型汇总.docx

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常考题型汇编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高考命题人设置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自然,这也是阅读小说时必须关注的重点。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一、人物的鉴赏鉴赏方法: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

13****13
15页
2025-05-10
袁宏道《郊外水亭小集》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袁宏道《郊外水亭小集》阅读答案及解析郊外水亭小集①【明】袁宏道山自萧森涧自寒,却怜胜地在长安。桐荫恰好当窗覆,柳色偏宜近水看。已倦呼儿犹问酒,不情逢客强加冠②。湘江亦有幽居处,多少芙蓉忆钓竿。【注】①诗人进京赶考中进士,未被立即授予官职。此诗为诗人在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故里待选官职时所作。②加冠:这里指整理衣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用实笔,再用虚笔,由眼前“萧森”“寒”的景转向记忆中的“胜地”。B.颔联写景很注重意象的空间位置,“桐荫”恰“当窗”,“柳色”宜“

13****13
3页
2025-05-10
徐海蛟《阿林》阅读答案.docx

徐海蛟《阿林》阅读答案阿林徐海蛟有一天,祖父问堂弟:“将来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阿林。”堂弟响亮地说。话音刚落,全家人哗啦一声笑开了。①笑声摇曳着,冲到梁上,堂屋里两只燕子“嗖”的一下飞了出去。我们的目光都落向了堂弟,他额头上不知从哪里蹭来一抹泥,或许是前几天就粘在上面的。裤子的一截裤管卷起,另一截草草地吊在瘦腿上。一只脚光着,另一只踢拉着后跟已压平的鞋子。堂弟从不将脚老老实实放进鞋子,他满村子跑,此刻另一只鞋不知在哪里待命。“他这样子还真蛮像阿林的。”姑姑大笑着说。在我们村,一个孩子若有什么事做得

13****13
8页
2025-05-09
郁达夫《微雪的早晨》阅读答案.docx

郁达夫《微雪的早晨》阅读答案微雪的早晨郁达夫这一个人,现在已经不在世上了;而他的致死的原因,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白。去年年假,我因家贫无归,学校里举目萧瑟,在他执拗的劝说下,答应同他一道上他家里过年。那一天早晨很冷,中午的时候,太阳还躲在灰白的层云里,吃过中饭,正要雇车出去的时候,寒空里却下起鹅毛似的雪片来了。雇洋车坐到永定门外,从永定门我们再雇驴车到殷家集去。路上来往的行人很少,四野寥阔,只有几簇枯树林在那里点缀冬郊的寂寞。雪片尽是一阵一阵的大起来,四面的野景,渺渺茫茫,从车篷缺处看出去,好像是披着了一层

13****13
8页
2025-05-09
邵雍《读陶渊明归去来》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邵雍《读陶渊明归去来》阅读答案及解析读陶渊明归去来[宋]邵雍归去来兮任我真,事虽成往意能新。何尝不过如斯世,其那①难逢似此人。近暮特嗟时翳翳,向荣还喜木欣欣。可怜六百余年外,复有闲人继后尘。[注]①其那,即“其奈”,怎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赞扬了陶渊明坚守本真的精神,表达诗人对其人生选择的高度认同。B.颔联将“如斯世”与“似此人”对比,以强调污浊世风中陶渊明的独特品格。C.颈联化用陶渊明辞句,既表现其归隐之乐,又暗含诗人读辞后的人生感受。D.尾联“闲人”实为诗人自况

13****13
5页
2025-05-09
茅盾《谈月亮》阅读答案.docx

茅盾《谈月亮》阅读答案谈月亮茅盾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也在月亮底下走过,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冷森森的白光,反而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滑,引人去上当;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这样想。我也曾对着弯弯的新月仔细看望。我从没觉得这残缺的一钩儿有什么美;我也照着“诗人”们的说法,把这弯弯的月牙儿比作美人的眉毛,可是愈比愈不像,我倒看出来,①这一钩的冷光正好像是一把磨的锋快的杀人的钢刀。我又常常望着一

13****13
7页
2025-05-09
冰心《小橘灯》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冰心《小橘灯》阅读答案及解析小橘灯①冰心①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②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③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

13****13
10页
2025-05-09
廖华歌《等待一场雪》阅读答案.docx

廖华歌《等待一场雪》阅读答案等待一场雪廖华歌一冬天没落一场雪。太阳像是迷了路,误闯进这个本该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天空总是澄澈蔚蓝得不见一丝云,每每艳阳高照。这样的暖冬令人心生疑虑和渴盼。自己并非完全如农人那样为来年的收成忧思焦虑,亦非仅仅为了想满足一下雪里寻梅的诗情画意,而是确如民谣所说:好花不能连开仨月,好雨不能连下十天。面对暖冬,我也说不上哪儿出了问题。在北方,不下雪的冬天还叫冬天吗?“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①那场很久以前的盛大纷飞的雪,莫非在奔来的路上遭遇了意外,不得不又退回到白居易的诗行中吗?高

13****13
7页
2025-05-06
第广龙《大散关》阅读答案.docx

第广龙《大散关》阅读答案大散关第广龙就为“大散关”这三个字,我也要来。陆游的《书愤·其一》,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少年时代,好冲动,好逞强,体会着恢弘的境界,听见了铮铮的声响,不由热血沸腾,壮大了志向。如今再读,其中依然有男儿气,有豪气,有杀伐气,而对于何以诗题《书愤》,方有了一些体悟。国破山河在,倾情的歌咏,透露出的正是马蹄践踏之下虚空无望的挣扎和血泪,这愤,又何尝不是愤懑、悲凉,何尝不是无奈和不甘。不过,往昔的烟云散去;能留住的,却是诗人的心血笔墨。题中应有之意还在,还能感应到,只

13****13
7页
2025-05-06
肖复兴《等候那一束光》阅读答案.docx

肖复兴《等候那一束光》阅读答案等候那一束光肖复兴在一个越发物化的世界,在各种资讯焦虑和欲望膨胀,搅拌得心绪焦灼的现实面前,保持青春时拥有的一份梦想,和一份相对的神清思澈,如海顿和我的同学老顾一样,还能够看到那一束光,并为此愿意等候,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老顾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一起插队到北大荒,一起当老师回北京,生活和命运轨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喜欢浪迹天涯,喜欢摄影,在北大荒时,他就想拥有一台照相机,背着它,就像猎人背着猎枪,像没有缰绳和笼头的野马一样到处游逛。攒钱买照相机,成了他那时的梦。如今,照相

13****13
6页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