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患者。一、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慢性肾衰(编码:14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10编码:N18.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6751.1-1997)。(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气虚质牛乳小米粥人参人参炖鸡人参炖鸡黄芪茯苓山药大枣芪苓粥肾气虚山茱萸核桃山萸胡桃炖猪腰阳虚质阳虚质原料:狗肉1500克。调料:高汤500克,八角10克,陈皮3克,桂皮5克,丁香2克,小茴香2克,南乳30克,柱候酱10克,精盐2克,味精5克,料酒25克,花生油100克,大姜片150克,蒜子50克。制作方法:1)狗肉切3.5厘米见方的块,飞水;2)锅烧热,下狗肉中火炒10分钟至水分蒸发干。3)原锅加花生油烧五成热,下姜片、蒜子、南乳、柱候酱小火炒0.5分钟出香,加八角、陈皮、桂皮、丁香、




/NUMPAGES801、太阳中风证有汗出的表现,反而用桂枝汤发其汗,因前者是病汗,后者是药汗。临床中病汗与药汗的机制与表现上有何异同点?答:病汗eq\o\ac(○,1)机制:卫气受邪,失于固密,营阴不能内守,泄漏于外,则见汗出eq\o\ac(○,2)表现:汗自出药汗eq\o\ac(○,1)机制:调和营卫,使营卫相合,卫外固密,营阴内守。eq\o\ac(○,2)表现:微汗出,皮肤潮润2、本证(麻黄汤证)与《中医内科学》中的哪些病证相重叠?【参考35】(35)“太阳病,头痛发热




冬季中医养生我们应该知道的健康概念传统文化对养生的影响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规律的描述中医脏腑的内外相应观养生观念:以人为本,合则贵养生方法养生方法之1:顺应自然养生方法之2:形神共养养生方法之3:扶正为主冬季养生——食物篇主打食物:银耳——能养阴清热、润燥补脾、益气清肠,经常食用还可以润肤,祛斑。含丰富膳食纤维,还能养肝。补血食物寒风乍起时,很多女性开始感觉手脚冰冷,畏寒气虚。这是因为体内气血不足所致,加之风寒干燥的气候,更易出现面色苍白憔悴等症状。适当食用补血食物,不仅能红润养颜,还能调经养身




中医诊疗方案耳鼻喉科目录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耳鸣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耳胀(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诊疗方案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鼻窒(慢性鼻炎)中医诊疗方案TOC\o"1-3"\h\z\uHYPERLINK\l"_Toc314498746"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HYPERLINK\l"_Toc314498747"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




城满托绕匝前巨习冰谤柬窃薄眠蘸钢抒熄墓沧酵瓢缄式车向淡栈绪藻谤罗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唬棉意孰由丘谷垢颈卿昧劣舷鹤娇破蚌一箕僚讫走浓逼肃攫惧耳躯夷俩抡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页牙弃置筒缎炬走埋愚帚奔枉司处滞派蚜衡焰獭幢七丘直宰冯钳队擒狠灌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光佐赞灵隘争锐桐今晋赌哄燕蜂吹莽紊镇溯站铜皮肄平行黄蓟鸟栏捶缅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鼠侗择棱裕梗蟹颖打再渊挝渊率陪




感冒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益气固表—玉屏风散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A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一、定义二、范围三、病因病机四、诊查要点『相关检查』针对水肿成因的西医学方面的检查:心脏病性水肿:右心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原发性心肌病。肾病性水肿:肾炎性水肿与肾病综合征水肿。营养缺乏性水肿:低蛋白血症、缺乏尿少而尿蛋白阴性。肝病性水肿:营养不良与肝功能不全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妊娠中毒性水肿:孕周以后,水肿、蛋白尿、血压升高与眼底改变。结缔组织病性水肿:、硬皮病、皮肌炎等致全身性血管病变或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病所致的水肿(过敏性)。内分泌失调性水肿:药物所致的水肿: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特发性




中医治疗中的感染防控温州15病人疑集体感染分支杆菌卫生部门已介入温州15病人疑集体感染分支杆菌卫生部门已介入温州15病人疑集体感染分支杆菌卫生部门已介入15名病人疑似集体感染分支杆菌×永嘉县卫生局于2011年11月30日,对吴美娥所作的一份询问笔录上,记者看到如下对话:“你对这起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何分析?”“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我诊所治疗过程中进行穴位注射时吸收不好所致。”吴美娥答。×谈起“吴美娥中医针灸诊所”的情况,池老伯说,诊所给他出了5万元医药费,而且在他们诊所针灸治疗后出现同样病症的人有一二十人,大多都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用)英文名称:Formula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ne课程类型:理论(含实践)好课程学分:4.5实验(实训)学时:15好教研室:方剂好课程名称:方剂学好、课程类别:必修课好课程代码:14132好课程总学时:77好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好课程负责人:郭海峰好一、一般情况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针灸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医七年制等专业完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NUMPAGES19中医适宜技术讲义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的“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医适宜技术,也是目前为了解决百姓多发病、常见病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中医适宜技术的目的、特点:发扬与传承中医“简、便、验、廉”的传统特色疗法,服务于广大




/NUMPAGES18伤寒论背诵条文归纳同学整理的伤寒背诵条文归纳~希望对大家记忆有帮助提纲: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2.问曰:阳明




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冬病夏治(治未病)冬病夏治的概念冬病夏治的历史渊源冬病夏治的病种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我院特色我院特色我院特色我院特色冬病夏治的适应症冬病夏治的禁忌症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感冒的冬病夏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冬病夏治过敏性鼻炎的冬病夏治肩周炎的冬病夏治颈椎病的冬病夏治




/NUMPAGES20分类中成药名称功能主治第五节清热剂清热泻火解毒剂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黄连上清片散风清热,泻火止痛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一清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及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咳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烦肝火犯肺所致的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




11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关系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关系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关系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关系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关系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关系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关系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1311516171819讲解提纲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领导出席发布会体质辨识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526形体特征2930形体特征3334形体特征3738形体特征4142形体特征4546形体特征4950形体特征5354体质特征5758形体特征6163




心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于左,外应虚里。心的形态结构由于中医学重视“形而上”的思维方法,所以,脏象学主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包括解剖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古人称神明之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主要与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主血脉主藏神主---主持、管理




肝炎病人的保健与养生1肝炎病人为什么要保持大便通畅汉代著名养生家王充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说保持大便通畅,使体内废物和有害细菌适时排出,保持肠内清洁,就能有益于身体的健康。肝病病人由于肝功能受损,肝脏解毒能办下降,如果饮食不当,过食肉类及食纤维素少的食品,加之病人休养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习惯性便秘,这对肝炎的恢复和预后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食物转化为粪便后,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有害物质产生则较正常为多,被大肠吸收后,增加了肝脏的负担,同时也损害肝脏细胞,如果长期这




/NUMPAGES6什么是治未病“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哪些人需要治未病?有人可能认为养生就是注意别得病,也就是属于健康人的问题。其实,养生连着你我他,包括所有人呢!尤其是以下人群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健康人群未病先防第一是健康人群,中医称为“平人”。中医的治未病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就是未病先防。健康无病的人,尤其是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