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十八)诗律一、格律诗的形成 1.古体诗 汉魏六朝时期的诗句数不固定、押韵宽泛,不讲究平仄与对仗,有的诗句子整齐,有的诗句子不整齐,称为“古诗”。主要是乐府诗。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是最早成熟的五言古诗。 2.格律诗 南北朝时期发现了汉语的四声,人们自觉运用平仄间隔造成抑扬顿挫,形成声律,吟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称为“永明体”。 到唐代初期,形成一种字句固定、讲究押韵、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做“今体诗”、“近体诗”,也叫“格律诗”。七言诗据说最早的是《柏梁台诗》。相传汉武帝在长安筑台,与群臣人各一句,赋成句句用韵共计二十五句的《柏梁台诗》。如: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 郡国士马羽林材,和抚四夷不易哉!…… 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最早隔句用韵的的七言诗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如:《拟行路难》之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衿。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2.“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讲究声律沈约谢眺 汉语语言研究的深入。沈约《四声谱》、周颙《四声切韵》 汉语对仗特性的成熟。 “永明体”发展到唐代,正式形成讲究平仄与对仗的格律诗。二、格律诗的字数和句数 1.每句的字数固定 格律诗的句子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诗每句五个字,七言诗每句七个字。 2.每首诗句数固定 格律诗每两句一联,律诗四联共8句,绝句两联共4句。还有一种排律,又叫长律,四联以上。 格律诗的四联各有名称。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另一句叫对句。2.格律诗押韵严格 押韵时没有用同韵部的字叫做“出韵”。格律诗除了首句入韵可以用邻近的韵字,其他韵字都不能出韵。 3.平水韵 隋代陆法言《切韵》193韵 北宋陈彭年《广韵》206韵 《广韵》分韵太细,很难严格遵守,有的韵字可以与邻近的韵混押,如冬韵字与钟韵字混押,叫做同用。不能与其他韵混押的韵称为独用。后来有人把可以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6韵,这就是“平水韵”。 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 金人平水书籍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106韵。四、格律诗的平仄 1.平仄 “平仄”指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平”即中古的平声,“仄”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 2.平仄句式 格律诗共有四种基本句式。在诗中交替使用。以五言为例: 仄起仄收句式:仄仄平平仄平起平收句式: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句式:平平平仄仄仄起平收句式:仄仄仄平平 登鹳鹊楼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粘”、“对”规则: 对: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否则叫“失对”。即不同起,不同收。对句的句尾必须用韵,所以一定是平收。 出句的句尾必须仄收。只有全诗的首句可平收,叫首句入韵。 粘:两联之间(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平仄必须相同。否则叫“失粘”。注意:为了与下面对句的韵字平仄相对,句尾不可相同,即同起不同收。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出句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出句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平仄格式举例:拗救:五、格律诗的对仗3、格律诗特有的两种对仗六、格律诗的句法3、省略

xx****8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