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与兄弟学校交流稿 第一篇:与兄弟学校交流稿发言稿——接待硕勋中学、蕉春村中学全体领导班子柳湖中学副校长:徐昌言尊敬的硕勋中学、蕉村中学各位领导、教育同行们:今天有幸邀请到大家,齐聚柳中,是我们柳中全体的光荣。我代表严杰校长及全体柳中人热烈欢迎大家。柳中需要同行、柳中需要朋友,柳中需要和大家一起通行,因此,今天的相聚必将在柳中发展史上写下充满情感的浓浓的一笔。下面我将我校的一些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望大家不吝赐教。第一个部分——学校基本情况1、年轻而又古老的学校年轻——两周岁。教师年轻:在岗教职工136人,40岁以上29人,普遍25——35岁。柳中自己积淀的校园文化太少。古老——传承原高县中学和符江中学七、八十年办学思想和积淀文化,有着优良的办学文化和传统文化。近两年从各学校选调40余人(沙中、蕉中),这批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各学校特有优秀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教学风格,把各学校几十年办学积淀带到我们学校。2、师资较为优良的学校学科教师配套。在125名在职教师中,大学本科84人,大专以上学业124人,只有一名艺体教师。13名高级,51名一级。除新分配老师基本上在县级以上获各种荣誉。3、更件设施功能较为齐全的学校教学设备的教学大楼2幢共计48间教室;实验大楼一幢,实验室10间;综合大楼一幢,其中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常规阅览室、书吧各1间(具备藏书5万余册),微机室3间,多媒体教室5间,1语言室2间,电子备课室1间,形体室1间,音乐室2间,美术室1间,法制教育室、综合报告厅各1间。功能齐备的办公室(均配有办公电脑)4、学校班子开放团结务实(独挡一面、开放、素质高、思考者)以“科学管理、高效创新、争创一流”为管理目标;以“勤政、服务、务实、团结”为工作作风;树立“以人为本”和“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树立“质量是生命、风气是灵魂、管理生效益、发展是关键、口碑是标尺”的管理策略;具体工作中强化“五种工作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建品牌初中、创市内一流”的办学目标,明确了“为师生的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并以因材施教、个性发展、人人成才为教育模式,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奋斗目标,并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心理和品质进行全面培养,促进学生达到做人与成材并重、情商与智商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等基本素质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思想。5、学校教师爱岗敬业,楷为人师(不该压担子,提供和谐与成功的平台)。第二个部分:介绍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柳中文化我们学校一直重视三支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群体的建设。分工情况一、创新策略,实现了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学校以“让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总体办学思路,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坚持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引领和督促为基本手段,坚持实施了两项工程和搭建了五个平台。1、名师工程——学校的金字招牌2、青蓝工程。近两年引进了师范本科大学生近30人,他们已占全校教师比例的30%。为实现学校的迅速崛起,跨越式的发展,学校非常重视对这批新教师的培训,以实现“1235工程”(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成为骨干)为基本目标;(二)五个平台:1、以校本培训为主要载体,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2、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实效”教科研,为教师搭建“教改”平台。3、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教师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4、建立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搭建平台。5、积极开展各种娱乐、健身活动,为教师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平台。二、狠抓教学常规,精细管理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强化了备课组“三统一”(即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检测)功能。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构德育工作体系和机制,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德育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观,坚持以德育处、校团委为德育核心线,班主任为德育主导线,学科教师为德育导师线,学生自我管理为自主线及家庭社会为辅助线的德育工作理念,形成全员德育的工作网络。基本形成了“三全”(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教育局面,逐步建立我校德育工作体系。(一)、形成了“三校一组三课”德育教育格局我校坚持整体教育、立足奠基育人,形成了“三校一组三课”(即少年团校、家长学校、少年军校,班主任教研组,思品课、读报课、主题班会课)的德育教育格局。(二)、建构了“两全两评”德育评价体系我校认真实施“全员德育全程德育”、“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即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细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程工作中去。把育人纳入

子安****吖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