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20105篇 第一篇: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2010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第一、西周至战国:1.商王自称“余一人”,表明已经有了与其他被统治者对立的王权意识。2.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特点,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的社会继替制度。3.西周礼治思想的原则是亲亲和尊尊。4.周公旦的社会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体系中。5.西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6.“克己复礼为仁”,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过程。7.“为政以德”是孔子的社会管理准则。8.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是对后代学者影响最大的人性论观点。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反映了孟子关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的思想。10.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强调后天学习、社会化的重要性。11.“隆礼重法”的实质是把刑罚纳入礼治范围,体现了荀子的王道思想。12.“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社会平等观。13.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天志、明鬼、尚同”主张中。14.“道法自然”是老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15.老子的理想治世模式是“无为而无不为”。16.庄子的“在宥天下”,是追求宽容自在,提倡无治主义。17.庄子认为文明的发展就像“骈拇枝指”一样,都是无用的赘生物。18.管子学派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为政之本、首在富民。19.“四民分居定业”是管仲社会组织思想的基本内容。20.在商鞅看来,“立法明分”是治国的不二法门。21.韩非认为,人人都有“欲利之心”,人人都以“计算之心相待”。重点概念:宗法制度;《洪范》五行说;“复礼”;“性善论”;“性恶论”;“道法自然”;“尚贤”;轻重之术要点归纳:孔子的人际关系准则;孟子的“仁政”;荀子的“明分使群”思想;韩非“法、术、势”相济说;老子文化演进论思考与分析:周公思想的特点与影响;“为政以德”社会管理思想的内容和意义;比较儒家与法家社会思想的异同得失。第二、秦汉魏晋南北朝社会:1.贾谊《治安策》提出的社会整合方案是礼法并用、以礼治为主。2.《公羊传》提出“春秋当新王”,是说孔子借以“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3.董仲舒的“性三品”,是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综合。4.董仲舒的灾异符命说,是借以戒惧人君,达到限制君权的目的。5.《礼运》用“天下为公”来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6.王充的《论衡》,致力于批评肃清谶纬思想的谬误。7.“饥寒致乱”是王充分析社会问题产生基本原因的判断。8.《太平经》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人人劳动、互爱互助、刑罚不用”。9.玄学的“三玄”,是指《周易》、《老子》、《庄子》。10.何晏、王弼是“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提出“名教出于自然”,君主应该“无为而治”。11.阮籍批评名教的虚伪性,指责“君子”们“假廉以成贪”。12.嵇康提出名教致乱论,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13.郭象的《庄子注》提出“名教即自然”。14.葛洪《抱朴子》中,社会控制理论的特点是“内道外儒”。15.葛洪思想中最值得珍视的是社会进化思想。16.鲍敬言主张消灭君主制度,认为君主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重点概念:《淮南子》;天人感应;董仲舒;谶纬之学;玄学;《抱朴子》要点归纳:《礼记》论“礼”的社会功能;董仲舒关于春秋决狱的基本思想;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太平经中的“承负”说思考与分析:《盐铁论》中的儒法之争;“天人感应”学说;王充的社会思想。第三、隋唐至明末清初:1.王通提出“三教可一”,是吸收佛道思想来改造和复兴儒学。2.韩愈极力批评佛教盛行带来的社会问题,主张恢复保存儒家道统。3.柳宗元认为社会产生于人们的生存需要和利益争斗。4.李觏提出人类生活需求为“礼之大本”,乐、刑、政为“礼之三支”。5.王安石提出“法先王之意”,作为变法活动的指导思想。6.张载提出“渐复三代”,目的是变革当前的现实。7.《西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理想社会构想,突出普遍的人类之爱。8.程颢、程颐(二程)的思想学说被称为“洛学”,融儒、道、佛与一炉,使新儒学——宋代道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9.二程对“仁、义、礼、乐、忠恕”等儒家基本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是传统社会规范思想的新发展。10.二程强调“尊师重道”,希望学术能够指导现实政治。1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用意在于“格君心之非”。12.朱熹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之本。13.在处世态度方面,朱熹特别强调“中庸”原则。14.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阳明先生),建立起自己的“心学”体系,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理论。15.王守仁的理想社会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16.“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核心概念,“良知”就是“天理”,要靠“良知”和“心”去灭人欲。17.王守仁提倡实行“十家牌法”建立社区组织,并订立“乡约

努力****冰心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