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曲江池小学 第一篇:曲江池小学曲江池小学新校落成正式回迁顺利开学作者:曲江池小学来源:曲江池小学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2日点击数:605【字体:小大】曲江池小学落成剪彩仪式2009年8月27日上午,南湖岸边曲江池小学彩旗飘扬、人山人海、锣鼓喧天,这里将举行曲江池小学落成暨回迁仪式。9点40分,教育局长赵之光、副局长孙娥、教育局各科室科长、科员30余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宗社、曲江所属小学校长、曲江建设集团副总经理樊四虎、施杰、曲江池村东西曲书记、村长在欢乐的锣鼓声中、陆续走进会场。10点整曲江池小学书记、校长曲喜敏同志宣布落成暨回迁仪式开始,霎时,礼花长啸、鞭炮齐鸣,整个校园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教育局赵局长亲自剪彩、揭牌,并做了重要讲话,曲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建设者、父老乡亲表示衷心的感谢。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扭起了秧歌。最后参加典礼仪式的各位领导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校园,他们边走边认真的倾听大队辅导员周老师的讲解,并时而问这问那。大家对优美的校园设计、标准的部室、400多平方米的阶梯教室赞叹不已。我校以庆典仪式为动力,全体教职工在曲校长的带领下,加班加点,大干三天,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入学教育、第一节上新课、放学站队、教师学生大门口值周等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井井有条。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对我校教师的这种敬业精神啧啧称赞。第二篇:曲江池最新导游词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焚毁,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胜境几无所存。2007年7月,西安市决定,由曲江新区投巨资,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作为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历时一年,克服重重困难,在工程建设期间孙书记等省市领导多次到达工程现场,慰问指导工作,有关专家学者给工程建设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在党的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于2008年7月1日建成开放。现在我们所来到的是曲江池遗址公园最大的广场中和广场,整个广场达11040多平方米,在周末或一些重大的节日,就会在此举办各类活动。曲江池遗址公园总投资20亿元,规划占地1500亩,水域面积非常的大,是芙蓉园水域面积的两倍还多,占地700亩,整个园林设计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女士担纲设计的。现在我们的车辆就驶入了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主环路总长3000多米宽5.6米,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广阔的湖面水景。公园总共有八大景区三十六处景点,现在我们马上要进入两大景区,一个是位于右手边的艺术人家景区,一个是我们左手边的曲江亭景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右手边的艺术人家景区设计非常的别致,它是由一组九栋两层民居式建筑群落组合而成。分别为:风入松、浪淘沙、浣溪沙、满庭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无俗念、水龙吟,由北向南依次排开。前三栋为国内知名书画家艺术展室,主要是以展示国内著名书法家的书画艺术品,第四栋为三秦民间艺术博物馆,里面所展出的都是具有地域特色,非常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提线木偶、木板年画、凤翔泥塑、农民画等等。居中最大的一栋为曲江池历史博物馆,里面所展出的文物都是和曲江池的历史息息相关的,还有很小的一部分就是在曲江出土的。而后四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展示区。如果有兴趣的话,在这里购买几件,送人、收藏、把玩,在游玩的同时尽情体验购物的乐趣。我们左手边看到的这座亭子叫做曲江亭,它是公园的主题亭,也是园区内大的一座亭子。在唐代,就有北有大雁塔,南有曲江亭之说,这说明在历史上曲江亭就是一处现实存在的建筑。当时白居易来曲江亭游赏的时候,留下了一首《曲江亭晚望》,云:“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今亭内置“曲江池”石碑,背面镌刻有唐王棨的《曲江池赋》全文。在这里也是国家举行重要宴会的的一个地方,每逢中和,上巳等国家重要节日,皇帝都会携带嫔妃在此赐宴群臣,再此赏景赋诗,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因能赋出好诗,也被赐宴于此,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们一生非常荣耀之事。在全唐诗收录的五百多位著名诗人中,有一半都曾在曲江游玩,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来的最频繁的就属白居易。因为当时他在长安有两处宅子:一是在今大慈恩寺附近,另一处在青龙寺附近,都属于曲江风景区。这就使他的游览以及关于曲江的创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然,也可以说他是因为喜爱曲江的景色才在此安家落户的。我们在路的两旁可以看到很多上马石。古代的大户人家,宅门前常设置这样两块巨石。通常为青石和花岗岩,更有甚者为白色的大理石。在其上精雕细刻,显示主人的独特品味。一来用作上马,每当主人外出时,仆人便牵马备鞍至上马石前,主人登上马石的两步台阶,就可以轻易地上马背出行了。二来也是显示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岚风****5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