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最新考纲核心素养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政治认同通过理解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政策的意义,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改革的原因,增强对我国发展制度的自信和对宏观决策的认同科学精神准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清楚我国推动生产与消费发展的原因和措施;理清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内容与作用,明确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措施法治意识明确和支持我国推动所有制改革的法律法规公共




考点10中国近现代经济班级姓名一、各经济成份的性质及地位1、封建自然经济:(1)性质与地位:在近代,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____地位,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2)瓦解过程:_____后,西方列强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______________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____________消灭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社会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1)性质及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是造成中国人民苦




第二节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学目标:识记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国家力量的含义、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理解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决定作用、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教学方法:多媒体、讨论、讲授课时:1—2课时教学过程:学生讨论:思考P97,探究1,回答其中4个问题。1、国家关系的含义、内容和表现形式(板书)(1)含义(板书)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2)内容(板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等。(3)表现形式(板书)竞争




第16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构建专题纵横审题突破■特级教师赵永知识构建[复习点睛]本单元围绕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把握好如下内容:1.一个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两大作用和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3.三项要求: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具体要求。4.五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专题纵横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国家根据形势作出某项决策的原因(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




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考点1美国的联邦制1.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宪法规定联邦和州分权。2.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发展过程(1)短暂的邦联制依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美利坚合众国由13个州组成,各州同意实行邦联制。各州保持其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仅仅是州之间的联合体,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2)联邦制的建立①原因:美国在实行邦联制期间,政府难以应对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外部军事威胁等问题,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镇压劳动




第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考情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三年3考)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③人大代表的产生④人大代表的职责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三年0考)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考向分析1.从内容上看,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民主集中制都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每年都有所涉及。2.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选择题,也有相当比例的非选择题。选择题以时政热点和人大代表的活动为考查背景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最新考纲]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应学生用书)全国卷5年4考命题揭秘




用心爱心专心5.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示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2、阐释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3、明确联合国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对联合国的了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对联合国作用的评价,使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情感目标通过对联合国作用的了解,能够居安思危,树立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立志贡献的志向【教学重点】联合国的作用【教学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来源:学科




专题09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课标分解考纲细化考题预测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本部分考题集中于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等内容,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和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刘秀珍252100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两极到多极的发展演变趋势:1、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




用心爱心专心5.4.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问题导学】一、欧盟的诞生和成长1.概述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来源:Zxxk.Com]2.欧盟东扩的提出、标准及影响?二、欧盟的宗旨和机制1.欧盟的宗旨和目标?2.欧盟的主要机构有哪些?记忆各机构的基本情况。3.欧盟的双重性特点及其表现?4.欧洲一体化建设的三大支柱是什么?三、怎样认识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四、中国如何看待欧中关系,为什么?【知识梳理】一、欧盟的诞生和成长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1.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195




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高考政治总复习《我国的对外贸易》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重点: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必须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难点:关税的作用◆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结网法◆教学过程:◇启发引导,析考纲考场回眸,析考纲注意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规划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课题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课型新授课课时1班级高一1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当代国际社会主要有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国际组织的分类及其作用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材料分析法,让学生对时事资料和视频进行分析,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情感、态




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情景导入学习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能够始终保持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确立了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含哪些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体现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重




第54讲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分解考纲细化以背诵案、教材为载体,以学生问题反馈为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落实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本部分考题集中于辩证的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等内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一般不大。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结合“两会”内容,理解辩证否定的内涵。②结合2015年诺贝尔获奖者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了解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坚




用心爱心专心专题一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庆祝大会【专题要点】200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庆祝大会,十万群众参加游行活动,演绎了新中国60年流动的发展史,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天安门城楼讲话全国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这个喜庆而又庄严的时刻,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感到无比自豪,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和中央军委,向一




用心爱心专心8.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目标知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明确实行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觉悟: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与时俱进的意识。教学重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教学难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迁移法例证法比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学生活动设计课堂活动




课时3投资理财的选择[考纲展示]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融资。■►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考点一商业银行[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储蓄存款(1)储蓄存款种类:在我国,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活期储蓄特点随时存取、不规定存期、存款金额及次数不受限制优点流动性强、灵活方便定期储蓄特点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支取、存期与利




山东省威海市二中高中政治政治生活8.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新人教版必修2一、温故知新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2、国际组织的作用。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4、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为什么?二、目标导航:(一)课程标准要求: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二)学习目标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识记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2、理解并识记国际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3、说明我




课时1法治国家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水平3-1秉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解释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行为。政治认同:运用具体事例展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水平3-2描述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说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科学精神:用开放而敏锐的眼光,辨识和分析不同信息和观点。水平3-3基于法律的本质和功能选择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式,阐释宪法法律至上的含义。法治意识:阐述宪法法律至上的道理,剖析公共参与活动中的不当行为,阐释行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