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中国史
三朝北盟会编(南宋)徐梦莘卷四.doc

三朝北盟会编(南宋)徐梦莘卷四三朝北盟会编(南宋)徐梦莘卷四三朝北盟会编(南宋)徐梦莘卷四三朝北盟会编(南宋)徐梦莘●卷四●卷四政宣上帙四。起宣和元年三月十八日甲子,尽宣和三年正月.三月丁未朔改元宣和。宣和元年三月十八日甲子差归朝官朝议大夫直秘阁赵有开忠翊郎王环充使赍诏书礼物与李善庆等渡海聘金国。先是归朝官赵良嗣赵有开议报聘女真仪良嗣欲用国书礼有开曰:女真之酋(改作长)止节度使世受契丹封爵常慕中朝不得臣属何必过为尊崇(删常慕至此十四字)止用诏书足矣。问善庆如何善庆曰:二者皆可用惟朝廷择之,於是从有开与善庆

慧娇****文章
10页
2024-10-29
中国古代史第3讲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ppt

中国古代史第3讲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考点17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b.创建内阁制度: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内阁制度开始出现。②地方:废除行省制度:废行省,设,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直属中央。(2)设立厂卫制度:明太祖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增设东厂,实行特务统治。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3)加强思想控制,推行制度(选官)。士子考中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2、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1)政治上:雍正时设,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

你的****书屋
33页
2024-10-29
《元朝的统一》教学设计.doc

第4课元朝的统一教学目标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自此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一统局面延续至清末长达600多年。元朝设置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其辽阔的疆域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马可·波罗来华体现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以前更为积极和活跃。本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知道元朝疆域的四至;了解马可·波罗来华的基本史实;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观察图表汲取信息分析实例;前后联系分析特征。2.过程与方法观察《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元朝的丝绸之路以及马可波罗从陆路来华海路

xf****65
3页
2024-10-29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习题.doc

第11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选择题:1、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C)A.三国协约的成立B.三国同盟的成立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2、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A)A.“还我青岛”B.“自强”、“求富”C.“师夷长技以制夷”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A)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③工人阶级参

xf****65
3页
2024-10-29
第二课 隋唐:开放个新的时代.ppt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花开长安新朝伊始盛世初现贞观之治贞观:“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盛唐气象开元盛世小组合作:阅读课本P90-92,结合地图册P53-54内容,了解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记录成果并派代表发言)农业发达广建粮仓1.城市繁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安史之乱盛世落幕地方分权,威胁中央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

xf****65
16页
2024-10-29
皇后的水果.ppt

问:小朋友们,观察老师手中拿的水果是什么?回答:是苹果又圆、又大、又红的苹果苹果葡萄香蕉樱桃草霉西红柿梨故事原来呀!皇后想叫大臣们猜猜看...她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但是只能问她三个问题?皇后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红色看看哪个小朋友知道?......请小朋友上来选出圆圆看看选出来几种水果了?3现在皇后提醒大臣:最后一个问题了,你们一定要认真想想哦......大臣问:这三中水果中,核是什么样的?有一颗核,是硬的,圆的樱桃他们高兴地吃着水果!这些水果吃了的好处要多吃水果!让我们的身体健健康康的小朋友们说说看我们要

xf****65
23页
2024-10-29
十三曹操与杨修.ppt

新编历史京剧曹操率鹿鸣女、蒋干、公孙涵、曹八将,在郭嘉(曹操早期第一大谋士,早夭)墓前祭奠;杨修早就猜到这一行动,也如期来到郭嘉墓前祭扫。与书僮;第一次遇到曹操,假装不认识,曹操问及军国大事,杨修对答如流且非常合乎曹操的心理,于是曹操自报家门,二人相见恨晚,引作知己。为一展报国长才,杨修终于同意担任曹阵营仓曹主簿一职,同时,他也推荐好友孔闻岱为帮手,令他潜入东吴、匈奴,设计搜购军粮战马,并慨然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必使曹营“军粮满仓,战马充厩”。曹操疑心顿起,亲手杀死孔闻岱。杨修也在为此事忧郁,原来,杨修

xf****65
35页
2024-10-29
朱元璋的功与过.ppt

xf****65
4页
2024-10-29
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docx

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2、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A.《井冈山斗争》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持久战》D.《论联合政府》3、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xf****65
2页
2024-10-29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圣人之学就是致良知而已,并且良知是圣众智愚都具有的,只要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称谓圣人。这一主张()A.使心学成为正统思想B.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C.强化了封建等级秩序D.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良知是圣众智愚都具有的,只要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称谓圣人”体现了只要把握自己的良知,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圣人”,激发了普通大众对理学的学习,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B项正确;明代正统思想是程朱理

宏硕****mo
19页
2024-10-29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知识手册.pdf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答案:D解析:当时的背景之下确实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受到个人的视野、思想观念与野心等

山梅****ai
20页
2024-10-29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pdf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著名学者陈旭麓指出:“(辛亥革命)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据此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贡献在于A.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根据“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

努力****振宇
23页
2024-10-29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服妖”现象浅析.docx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服妖”现象浅析论文: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服妖”现象浅析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衰落,道教、佛教的兴起在士人阶层中引发了一系列“服妖”现象。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儒道佛思想交融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服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士人阶层“服妖”现象的兴起与社会转型、文化交流、精神寄托等因素密不可分。这一现象既凸显了士人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结,也

快乐****蜜蜂
3页
2024-10-29
通用版初中历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pdf

(每日一练)通用版初中历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填空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答案:沙俄东交民巷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我国领导最多的国家。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

俊凤****bb
2页
2024-10-29
通用版初中历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

(每日一练)通用版初中历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填空题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2)天京事变后被迫出走的太平天国将领——(3)收付新疆的洋务派地方代表——(4)表示“不甘心作亡国之君”清朝皇帝——答案:(1)林则徐(2)石达开(3)左宗棠(4)光绪帝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指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2)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天京事变后被迫出走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

永梅****33
2页
2024-10-29
十五从军征.ppt

学习目标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乐府诗集自学检查理解字词、句子: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小组:讨论.探究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这句是什么描写?老兵回到家乡,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画出诗句并作批注。听到:“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远远看过去那

xf****65
28页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