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一、税务规定一是2008年以前执行的福利费标准:《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7号)第六条第三款:“纳税人的职工福利费,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二是2008年以后执行的福利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三是福利费余额新旧衔接:国税函[2008]264号《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第三条关于职工福利费税前扣




职工福利费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做会计分录财务上职工福利费应包含哪些内容?【答案】这个应当遵循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定,具体参看《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的如下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一)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




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⑴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⑵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①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的判定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按照所得性质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税目,按照不同的税目设定不同的税率和计税方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共有11个税目,每个税目的计税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区分不同税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中: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在实务中是最容易混淆的。下面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8条中,对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做了一个模糊的界定,除了正列举的情形以外,都用了兜底性的条款作为结束语。工资薪金为:与任职或者受雇




安置残疾人员支付工资加计扣除备案事项事项名称:begin-->安置残疾人员支付工资加计扣除备案事项end-->begin-->end-->办理机构:begin-->区县局、分局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地址、时间、电话end-->begin-->end-->begin-->end-->begin-->end-->受理方式:begin-->上门办理end-->办税程序:begin-->一、范围(条件)和时限(一)范围企业所得税由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纳税人(二)条件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




哪些扣工资的行为违法?很多公司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制定一系列的违规扣工资的制度。但这些制度真的合法吗?实际上,大多数公司规定的扣工资、罚款等制度都是违法的。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一、请假扣3倍工资违法劳动者如果请事假,则工资的计算公式为:(21.75天-请假天数)×日工资。例如:假设甲每月的工资为2175元,则日工资为2175÷21.75=100元,假若10月份甲请事假4天,则10月份甲实际工作了17.75天。因此10月份的工资是17.75×100=1775元。二、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违法《女职工劳动保




绩效考评制度下子公司职工薪酬会计处理方法探讨论文摘要:国家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据实列支,不允许保留余额。大型企业集团普遍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绩效考评制度下子公司往往出现工资结余。如何使工资结余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既能满足国家财经法规的要求。又能满足内部管理的需求,成为广大财会工五、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每个月一律以核定的工资额度计提工资,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贷方。1如果当月利润只能承担部分工资额度,超出部分计入“其他应付款”作为未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工资结余。计提工资时:借:成本、费用其他应付款贷:




工资福利核算岗工作流程(一)工资发放1、现金工资性支出日常零星工资性支出收到人力资源部开具的支出证明单编制记账凭证借:应付工资部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其它贷:现金传出纳岗付款注:(1)注明工资字样的支出记入应付工资,未注明的记入相关部门费用。(2)差额工资、兑现、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签收出纳岗传来的已付款支出证明单分类编制记账凭证借:应付工资部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其他贷:现金传出纳岗登记核对注:对于集中发放差额工资、兑现、奖金等,为简化手续,可先由出纳岗先凭支出证明单付款,再将付款将单据汇总




关于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我国有很多的税种,深圳税务师事务所在本文中主要来谈谈职工福利费的一些税前扣除情况,具体可参考相关的法规。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如何衔接?在会计处理上,财政部《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规定,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截至2006年12月31日,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1.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




“应付职工薪酬”存在的弊端及其审计薪酬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也是企业最重要的现金结算款项,但由于会计主体的利益驱动和会计人员对“老板”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关系,应付工资也是较为容易出问题的一种流动负债,所以对应付工资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应付职工薪酬存在的弊端(一)虚报员工人数,虚增应付职工薪酬,转移应付职工薪酬。主要表现为:有的单位虚增调入员工,扩大应付工资;有的单位则不删除调出员工姓名,增加应付工资;有的单位故意不删除死亡职工,虚增应付工资;甚至有的单位干脆虚列员工姓名,无中生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一、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x300%x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x200%x加班天数。计算加班费要搞清楚基本工资,计算工资的基数首先要理清两个概念,即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计薪日,分




与工资有关的六项待遇、补偿、赔偿金计算方法你是否都了解?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费用的计算和工资数额有关,下面归纳了实践中六项比较典型的、与工资有关的待遇、补偿、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供参考!一、未订书面合同二倍工资基数计算方法《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未订书面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




职工福利费列支的范围,要注意职工福利费列支的范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如下: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1)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




职工福利费使用范围1.职工困难补助费;2.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本单位医疗部门的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工资和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等;3.本单位职工食堂、浴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食堂炊事用具的购买、修理费用等;4.本单位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以及托儿所、幼儿园设备的购置和修理等费用;5.职工个人福利补贴:职工个人福利补贴是指为解决职工某些带有特殊性的生活困难,由企业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个人的一种补充收入。一般有职工探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以及其




小议外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外籍个人的工资、薪金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关系着该纳税人是否在我国承担纳税义务,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关键所在,而事实上国家税务总局也先后下发了数个文件进行了说明,本文将对相关文件进行详细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126号)第




“工资、薪金所得”四种特殊形式的计税方法解除劳动关系、内部退养、提前退休取得的补偿(助)收入和全年一次性奖金,这四种比较特殊的“工资、薪金所得”,在计税时容易混淆,现将四种计税方法介绍如下:一、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




工薪阶层缴纳个税筹划评析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每月收到工资单,看到代扣代缴的税款,自己到底纳了哪些税、纳了多少税、如何合理避税等等,也就成了最想了解的投资理财的必修课。据有关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个人所得税成为纳税人最为关注的税种。一个人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到底要缴多少税呢?一位长期与税务打交道的某企业财务部门的老同志算了一笔账。假设张先生25岁参加工作,每月工资平均收入4000元,年底一次性发放奖金平均1.2万元。他30岁时存款达到20万元,花费30万元买了普通住宅一套,贷款20万元;35岁花费20万




劳务报酬和工资薪金的区别(1)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解释: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2)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不同来看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1.从内容上分析劳动合同关系下,劳




哪些费用是职工福利费哪些费用是职工福利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如下: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1)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2)




案例分析工资薪金计提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月薪制的方式来支付员工薪酬,因此,财务人员每个月都需要对职工薪酬进行计提。然而,许多财务人员在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时操作并不规范,导致计提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及报税的需求。一、计提的概念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