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doc / 文档详情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doc 立即下载
2024-05-28
约2.6千字
约8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doc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7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肛肠疾病肛肠疾病是指因风、湿、燥、热、气虚、血虚等引起的与肛门直肠有关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的有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瘘、脱肛等。中医文献统称为痔疮、痔漏。本节主要介绍痔和肛裂。痔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并由此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痔是常见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好发于成年人,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工作与生活。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之分。内痔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又称里痔,以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截石位的3、7、11点处。外痔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反复炎症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以自觉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兼有内痔、外痔的双重症状。西医学中的各期内痔和各种炎性外痔,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或便秘、久泻、久痢、妊娠多产、负中远行等导致湿热下注,血行不畅,血液淤积,经络阻滞,淤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内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静脉壁薄弱,失去了正常的弹性,加之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远行、负重等,导致血行不畅,血液淤积,热与血相搏,结滞不散而成。外痔的发生多因湿热下注或肛门裂伤、毒邪外侵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热迫血下行,愈结不散而成。【辩证施护】辩证要点辨内外痔生于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为内痔;生于肛管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反复发炎而形成的为外痔。内痔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较大的内痔伴有拖垂;外痔的主要症状为坠胀、疼痛和异物感。辨虚实内痔实证者下血鲜红,或便前便后,或量多量少,或如射如滴,湿热下注者,其血色污浊;虚证者,下血色淡而清,或晦而不鲜。内痔较大者伴有肛门脱垂。气虚者,痔核脱出不纳,肛门有下坠感。血虚者,痔核脱出,便血量多色淡。辩证分型1、内痔(1)内伤肠络证候表现:大便带血,呈滴血或喷射状,颜色鲜红,兼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护治法则: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治疗代表方;凉血地黄汤)(2)湿热下注证候表现:便血颜色污浊,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肛门灼热,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弦数。护治法则: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治疗代表方;脏连丸)(3)气滞血淤证候表现:肛门肿物易脱出,易因炎症、水肿而发生嵌顿,触痛明显,肛门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水肿,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护治法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治疗代表方;止痛如神汤)(4)脾虚气陷证候表现:肛门有下坠感,痔核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面色无花,少气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护治法则:补气升提。(治疗代表方;补中益气汤)2.外痔(1)气滞血淤证候表现: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紫,苔淡黄,脉弦涩。护治法则: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止痛如神汤)(2)湿热下注证候表现:便后肛缘肿物隆起不缩小,坠胀明显,甚则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护治法则:清热利湿。(治疗代表方:脏连丸)(3)脾虚气焰症候表现:肛缘肿物隆起,肛门坠胀,似有便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多见于经产妇、老弱体虚者。护治法则: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疗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痔外治法:1.内痔(1)熏洗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脱出时。将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湿敷。具有活血止痛、收敛消肿等作用,常用五倍子汤、苦参汤等。(2)敷药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手术后换药,将药膏或药散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生肌收口等作用。常用药物有马应龙痔疮膏、桃花散、生机玉红膏等。(3)塞药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将药物制成栓剂,塞入肛门,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如化痔栓。2.外痔(1)可用苦参汤煎水冲洗,以便预防感染。(2)外痔肿痛时,用痔疮膏或黄连膏外涂。肛裂肛裂是指肛管后正中位(少数在前正中位)由于反复损伤和感染引起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其典型的症状是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和便秘。好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位、以肛门后部居多。肛裂最多见于中年人,但也可发生与老人及小儿。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痔疮。西医学中的肛裂,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于外伤、感染及肛门内括约肌痉挛等因素有关。阴虚津乏或热结肠燥而致便秘,干硬的粪便常引起肛管皮肤的损伤,是产生肛裂的基础;肛隐窝感染,炎症向肛管皮下部蔓延,致使皮下脓肿破溃而成肛裂;由于肛管部位的慢性刺激,使肛门内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