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教育技术在微机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微机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微机原理知识。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微机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1.多媒体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在微机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应用于课件的制作和教学视频的制作,以展示微机原理相关知识




第1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1.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1.1.1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RoCo的机器人电脑机器狗比赛视频1.1.2计算机在医药卫生领域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honVonNeumann)1.2计算机硬件系统微型计算机主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1.2.1电子计算机的原理结构1.2.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主板(2)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1.2.6主要参数名词解释CPU芯片1.2.7CPU新技术(3)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本结构1.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三大部分,一般被集成在一个大规模集成芯片上,如8088、80x86等等,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具有计算、控制、数据传送、指令译码及执行等重要功能,它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主要性能.•ALU——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算逻单元ALU,所有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移位操作都是由ALU完成的.•控制器——CPU的指挥机关,完成指令的读入、寄存、译码和执行。程序计数器PC——用于保存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指令寄存器IR——保存从存




设计全地址译码电路中断接口设计DMA传送8253计数器(软硬件)8253(8255)初始化编程8255系统连接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LEASI,DATAMOVCX,100AGAIN:MOVDX,03FBHWAITT:INAL,DXTESTAL,20HJNZWAITTMOVDX,03F8HMOVAL,[SI]OUTDX,ALINCSILOOPAGAINHLT查询工作方式22232425262728周期窃取的DMA方式:303132中断处理过程流程3435363738394041




第5章:5.4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5.4:定时器和计数器5.4:定时功能的实现方法5.4.18253/8254定时计数器5.4.1.18253/8254的内部结构和引脚1.计数器计数器的3个引脚2.与处理器接口5.4.1.28253/8254的工作方式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方式1:可编程单稳脉冲方式2:频率发生器(分频器)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信号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信号各种工作方式的输出波形5.4.1.38253/8254的编程1.写入方式控制字2.写入计数值3.读取计数值5.4.2




1.用编辑程序(如EDIT)建立ASM源程序文件;2.用汇编程序(MASM或ASM)把ASM文件汇编成OBJ文件;3.用连接程序(LINK)把OBJ文件转换成EXE文件(可执行文件);4.在DOS命令状态下直接键入文件名就可执行该文件。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1、在计算机上建立自己的汇编目录。2、将EDIT.EXE、MASM..EXE、LINK.EXE、DEBUG.EXE拷入自己的目录下。一般上机过程会话方式C>MASMMicrosoft(R)MacroAssemblerVersion5.00Copyrigh




§8计数器/定时器8253(P272)1、最高工作频率8253(2MHz);8253-5(5MHz);8254-2(10MHz)2、计数器/定时器用途产生定时脉冲;脉冲计数;分频等3、定时方法软件定时:TOUT=循环次数×指令执行时间硬件定时:TOUT=初始计数值×计数时钟周期4、基本原理8253工作在计数方式,还是定时方式,取决于对工作方式寄存器的设置。作为计数器:设定初值→减1计数→减为0时,输出一个OUT信号。(输出单脉冲)作为定时器:设置定时常数→减1计数→减为0时,输出一个OUT信号,并自动更新




第五章定时计数器5.1概述1.定时功能的实现方法2.定时器和计数器接口电路:微机可以通过接口电路接收外部设备送来的信息或将信息发送给外部设备。分类:可以提供使微机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专用接口等,提供CPU与接口直接进行操作的“通道”每个部件或接口内部都包含有一组寄存器,这些寄存器通常称为端口,每个端口有一个端口地址。I/O接口的典型结构端口通常分为三类:用来传输数据的称为数据端口;用来存放设备或者部件状态的称为状态端口;用来存放CPU发出的命令的称为控制端口




教材----补充内容计算机运算基础主要内容§1-1数制一.进位计数制(1)十进制(2)二进制(3)八进制(4)十六进制(5)常用计数制的表示法二.各进制数间的转换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2.十进制到非十进制数的转换16|16816|10余数8,K0=80余数10,K1=A168=A8H例1-2:将0.686转换成二、八、十六进制数例1-3:将168.686转换成二、八、十六进制数3.非十进制数间的转换(1)二进制与十六进制间的转换(2)二进制与八进制间的相互转换(3)八进制与十六进制间的相互转换§1




1.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一个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器单元、寄存器组以及内部系统总线等组成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它具有CPU的全部功能。因此,微处理器通常又简称为CPU。2.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芯片为核心,配上内存芯片、I/O接口电路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构成的装置,它又简称为微型机。3.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设备、电源、机箱以及基本系统软件组成的系统,它又简称为微机系统。1.微机硬件系统基本结构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中央处理器CPU、存




第1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1.1.1项目1:认识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1.项目要求与目的(1)项目要求: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并从性能上认识微型计算机结构。(2)项目目的:●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1.1.2知识讲解2.CPU从功能上看,控制器和运算器是计算机系统中密切相关而又相互独立的两个组成部分。在硬件实现上,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以及数量不等的寄存器集成到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第章微型计算机概述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84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预报。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为130亿次。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2000年,“神威-I”高性能计算机问世,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目标系统掌握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微机硬件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具备微机软件及硬件初步设计和开发的能力主要参考书周国祥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8戴梅蕚,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学习要求课堂:听讲与理解、适当笔记。课后:认真读书、完成作业。实验:充分准备、勇于实践。考核方式平时考勤15%实验15%期末考试70%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论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3.微型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




6.1概述6.1.2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半导体存储器分为两大类:随机读写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RAM是可读、可写的存储器,RAM中的信息断电后即丢失。ROM的内容只能随机读出而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RAM主要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类。双极型存储器具有存取速度快、集成度较低、功耗较大、成本较高等特点,适用于对速度要求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MOS型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点,适用于内存储器




第6章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接口电路的基本概念、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两种I/O端口的编址方式、32位微处理器采用I/O编址的译码、微处理器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查询式输入输出方式以及中断方式输入输出熟悉32位微处理器保护模式下的I/O空间,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以及I/O处理器控制方式重点:I/O端口的编址方式CPU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查询式输入输出方式以及中断方式输入输出难点:微处理器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几种方式6.1接口及接口技术图6-1微型计算机各种接口框








国开形成性考核《计算机组成原理》形考任务Q-6)试题及答案(课程ID:02151,整套相同,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工)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题目L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B)o[A]:(1010011)2⑻:(42)8[C]:(10011000)BCD[D]:(5A)16题目2、某计算机字长16位,采用补码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C),最小负小数为(C)o[A]:-(1-2-15)⑻:+(2”-叽-(1-2-16)[D]-(1-2叱题目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计算机组成原理》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5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oA.(101001)2B.(52)8C.(00111001)BCDD.(2C)162.两个补码数相减,在符号位相同时不会产生溢出,符号位不同时()产生溢出。A.有可能B.没有可能C.-定会D.一定不会3.定点运算器用来进行()。A.十进制加法运算B.定点运算C.浮点运算D.既进行定点运算也进行浮点运算4.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种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长、尾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计算机系统是由()组成。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b.运算器、存储器c.运算器、控制器d.硬件、软件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下至上按顺序划分为()。a.数字逻辑层、汇编语言层、微体系结构层、操作系统层、指令系统层、高级语言层b.微体系结构层、数字逻辑层、汇编语言层、指令系统层、操作系统层、高级语言层c.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指令系统层、操作系统层、汇编语言层、高级语言层d.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操作系统层、指令系统层、汇编语言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形考任务1-6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A.(1010011)2B.(42)8C.(10011000)BCDD.(5A)162.某计算机字长16位,采用补码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_____,最小负小数为_____。A.B.C.D.3.两个补码数相加,在符号位相同时有可能产生溢出,符号位不同时。A.会产生溢出B.也有可能产生溢出C.不一定会产生溢出D.一定不会产生溢出4.已知[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