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大学16春《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范文模版]第一篇:东北大学16春《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范文模版]一、单选题:1.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A.16种算术运算功能B.16种逻辑运算功能C.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D.4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2.交叉存贮器实质上是一种()存贮器,它能()执行()独立的读写操作。A.模块式,并行,多个B.模块式串行,多个C.整体式,并行,一个D.整体式,串行,多个3.在指令的地址




一个计算机学院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回顾与反思第一篇:一个计算机学院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回顾与反思一个计算机学院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回顾与反思昨天想了整整一宿,最后写下下面这些对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回顾与反思。觉得作为一个“过来人”很有必要将一些问题说给未来将要毕业的同学,希望能够吸取我的教训,少走些弯路。同时以此为鉴,今后努力的改正、提升自己。(没兴趣听我白话者可直接跳读到第六部分总结)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这里不禁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记得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心中踌躇满志,虽然那时甚至不知道C语言是什么




【微机实验】2018东南大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实验二第一篇:【微机实验】2018东南大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实验二实验二基本算术和逻辑运算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周信元学号:04016523实验日期:2018.4.4一、实验目的1.熟悉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的功能。2.进一步了解标志寄存器各标志位的意义和指令执行对它的影响。二、实验任务1.采用单步执行方式执行下列各程序段,检查各标志位的情况。程序段1MOVAX,10101HMOVSI,2000HADDAL,30HADDAX,SI;AX=1010H;S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五篇范文]第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设计周数:3周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修课程:数字逻辑,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设计的目的及要求: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设计。目的是通过一个完整的8位指令系统结构(ISA)的设计和实现,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建立起整机系统的概念,掌握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推荐5篇]第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学分:1周/1授课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辅导》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一、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系统方案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进行方案设计、硬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第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2年12月15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二、实验学时:2三、实验内容、目的和实验原理:实验目的: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2.掌握模型机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原理。3.验证74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建设分析与设计第一篇:《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建设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分析及设计一、课程介绍“计算机系统结构”是综合计算机硬件,软件最新技术以提高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重要学科,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以及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重要进展和今后的发展趋向。从而使学生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从事今后的计算机专业工作。二、课程分析实际应用对计算机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快的计算能力、更大的存储容量以及更高的输入、输出吞吐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




《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篇:《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性质:学科必修学时数:18学分数:1课程号:开课学期:1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计算机科学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概念范畴;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内容、研究方法;了解算法、数据存储、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信息安全等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




《计算机实践》实验报告《计算机实践》实验报告I—数据结构班号:0316102学号:031650106姓名:郭砚璞Email:2755858446@qq.com签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0月21日目录目录…………………………………………………………2实验一:约瑟夫斯问题求解………………………………3实验二:停车场管理问题…………………………………12实验三:管道铺设施工的最佳方案问题…………………25实验四: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35参考资料……………………………………………………




《计算机组成实习》指导书第一篇:《计算机组成实习》指导书>指导书课程编号:060016005实习周数:1学分:1所在学期:5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信息管理一、实习目的、要求:《计算机组成实习》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验证课堂教学外,是巩固和深化所学到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制造过程,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用途和发展方向,牢固地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二、实习内容:了解计算机的种类、型号、功能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了解计算机硬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信息)[五篇模版]第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信息)《计算机组成结构实验》教学大纲(ExperimentsofComputerOrgnaization)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200211学分:1总学时:28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计算机组成结构实验》是为配合《计算机组成结构原理》课程的教学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组成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模型机的设计、调试与分析。通过本实验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要点(合集五篇)第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要点《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计算机各硬件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等,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1.从总体上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基本概念;2.掌握计算机中各种数据的表示方法;3.掌握运算器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4.掌握广泛使用的各类半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推荐5篇]第一篇:《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网络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顶向下、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设计和分析方法,并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把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中所学的软、硬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三、课程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反思第一篇:《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反思《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一课是七年级信息技术中《信息技术基础》里的知识。在学习这之前,学生虽然都使用过计算机,但对于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主机内的硬件知识基本知之甚少。但是对这些知识学生又充满了好奇,所以我想把主机的重要硬件给他们讲清楚,让他们在学完了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之后,可以自己查看电脑的配置,想要自己去装机。一、教学设计。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法、演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能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投稿须知第一篇:《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投稿须知投稿须知1.征稿范围本刊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来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2.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6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亦需中英文对照)、并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民族(汉族不写)、出生年、职称、学位以及联系




《计算机导论》学后感想刚计入大学,我心里充满着喜悦,因为我将开始全新的生活,迎接更加艰难的挑战,而我所学的专业——计算机,就是第一个。我上高中才正式接触电脑,可以说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脑盲。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就在我迷茫不知所措时,《计算机导论》这本书出现了,它为我指明了方向。《计算机导论》先给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让我们知道计算机从简单的计算需求到后来的数字处理,人工智能等,几乎服务于各行各业,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许多计算机领域的专有名词,用事实给我们展现了计算机的神奇和魅力,吸引着




《计算机发展史》教学设计第一篇:《计算机发展史》教学设计《计算机发展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诞生及其发展。(2)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各个时代。(3)创想未来电脑的发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2)正确引导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学生对电脑兴趣大,求知欲强,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过以片面大都停留在电脑等于电子游戏机的错误认识上。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及其发展正确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和正面的价值观是极为必要的。二、重点: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和地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第一篇:《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摘要】“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文探索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操作系统原理》中进行这种“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三大主干课程之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操作系统为用户屏蔽了计算机硬件细节,便得用户更加方便。正因为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参考格式)5篇第一篇:《操作系统》教学大纲(参考格式)《操作系统》教学大纲(参考格式)课程名称:操作系统英文名称:OperatingSystem课程代码:060009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数:5学分,85学时(理论讲授75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修(制)订人:修(制)订日期:2005年1月23日审核人:(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核日期:2005年1月26日审订人:(分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审订日期:2005年1月28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操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