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__。DA.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实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______。DA.RAM存储器B.ROM存储器C.主存储器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3、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______。B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D.存储器按内部选择地址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DA.任何可以由软件实现的操作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B.




1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A.运算器B.主存储器C.CPUD.输入/输出设备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A(B——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A.CPUB.主存储器C.硬盘D.显示器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CA.原码B.反码C.补码D.BCD码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CA.-127~+127B.-127~+128C.-128~+127D.-128~+128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BA.41HB.42HC.61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基本概念硬件: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设备(部件)实体,一般讲硬件还应包括将各种硬件设备有机组织起来的体系结构。软件:程序(代码)+数据+文档。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使计算机硬件能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的有关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定义的组合,即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及有关数据;二是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运行、维护、使用和培训等有关的文档资料。固件:将软件写入只读存储器ROM中,称为固化。只读存储器及其写入的软件称为固件。固件是介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一种形态,从物理形态上看是硬件,而从




第一章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技术为标志。A、HYPERLINK"C:/Users/lenovo/Desktop/javascript:void(0)"操作系统B、HYPERLINK"C:/Users/lenovo/Desktop/javascript:void(0)"微处理器C、HYPERLINK"C:/Users/lenovo/Desktop/javascript:void(0)"磁盘D、HYPERLINK"C:/Users/lenovo/Desktop/javascript:voi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C)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B)完成。A、程序设计语言B、操作系统C、编译系统D、标准库程序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C)。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C、进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C)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B)完成。A、程序设计语言B、操作系统C、编译系统D、标准库程序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C)。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C、进




..WORD完美格式....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习题一1,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CPU,接口电路及外部设备组成。CPU,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接口电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2,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有什么作用?说出各部分软件的作用。答:软件是指能够完成各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总和。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动作,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C)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B)完成。A、程序设计语言B、操作系统C、编译系统D、标准库程序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C)。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C、进




1.接口电路的作用是什么?I/O接口应具备哪些功能?答:接口是CPU和外设交换信息的中转站。⑴数据缓冲功能⑵联络功能⑶寻址功能⑷数据转换功能⑸中断管理功能2.什么是端口?端口有几类?答:能与CPU交换信息的寄存器成为I/O寄存器,简称“端口”。按端口的寄存器存放信息的物理意义来分,端口可分为3类:1.数据端口2.状态端口3.控制端口3.I/O接口有哪两种编程方式?PC系列机中采用哪种编程方式?答:⑴端口和存储单元统一编址⑵I/O端口独立编址在PC系列机中,I/O端口采用独立编址方式。4.微型计算机系统与输




电子时钟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电子数字钟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计时精度很高的石英晶振(也可采用卫星传递的时钟标准信号),采用相应进制的计数器,转化为二进制数,经过译码和显示电路准确地将时间“时”“分”“秒”用数字的方式显示出来。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无需人的经常调整等优点。它广泛用于电子表、车站、码头、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远距离时间显示电子钟。二:数字钟电路设计思路1.选用8253计数器2进行1s的定时,其输出OUT1与8259的IRQ0相连,当定时到1s时产生一个中断服务




内部资料,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发展历程(了解)知识点一:第一台计算机ENIAC知识点二:冯•诺依曼(VanNeumann)首次提出存储程序的概念,将数据和程序一起放在存储器中,使得编程更加方便。50多年来,虽然对冯•诺依曼机进行了很多改革,但结构变化不大,仍然称为冯•诺依曼机。知识点三:一般把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1946-50‘s后期):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50‘s中期-60’s后期):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60‘s中期-70’s前期):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页共NUMPAGES15页一、微型计算机基础与概念1、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何要用二进制表示方式?用二进制,电路实现起来很方便掌握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概念(数码符号、进位、展开式);数码符号:分别是B、Q、D、H进位:逢二进一、逢八进一、逢十进一、逢十六进一展开式:熟练掌握将8位二进制数转换为相应的十进制数,能熟练的将0~255范围内的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能将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形式,能将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表示形式;P4机器数与真值的概念,熟练掌握真值与机器数之间




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标题:《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扮演着培养学生计算机系统底层思维和技术能力的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应对挑战。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一、传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1.只注重硬件知识的传授:传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过于侧重于硬件




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一、引言信息技术是当代教育领域的热点,它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而《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二、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联系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都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而《电子技术》则关注电子电路、电子器件、电子通信等方面的知识。两者都密切关注着电子信息的处理和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摘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对于培养具备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需求。因此,本文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意见和建议。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教学的比重较小。然而,实践能力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引言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的领域之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评估等方面,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课程,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首先,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程语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问卷调查分析标题:《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问卷调查分析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为一门普遍开设的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文将通过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收获以及改进建议,以期为教师和学院提供相关参考。一、问卷设计与实施本次调查共设计了20个问题,涵盖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验环节、作业和考核等方面。该问卷以匿名方式分发给参与调查的学生,并设定了一定的答题




《操作系统》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将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设计开设《操作系统》网络课程必然具有重要意义。1.介绍在论文的开始,要对《操作系统》网络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该课程的目标是什么,适用于哪个学生群体,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其他相关课程相结合。2.教学目标针对《操作系统》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详细阐述。这包括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理解、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土地评估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更多合格的地理信息系统人才。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改革措施。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必须将课程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