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百家思想传统上关於百家的划分,最早源於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此外他还广泛游览,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自此发愤著《史记》。《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3000的历史。史记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战国中期)。在




寡人之于国也一、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实词)1.河内凶()2.移其粟于河内()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4.邻国之民不加少()5.王好战()6.请以战喻()7.填然鼓之()()8.兵刃既接()()()9或百步而后止()10.弃甲曳兵而走弃()()11.直不百步耳()12.是亦走也()13.不违农时()14谷不可胜食()()15.数罟不入洿池()()()16.斧斤以时入山林()17.养生丧死无憾()()()18王道之始也()19树之以桑()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1.鸡豚狗彘之畜()()()22.无失其时(




《陈涉世家》(一)1.下面句子正确读法是()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2.仿照2题,标出下面三个句子的语音停顿。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③天下苦秦久矣3.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苟富贵,无相忘(你不忘我,我不忘记你。无,不要;相,相互)B.举大计亦死(发动大事,举,举行,发动;计,策略,这里指起义)C.伐无道,诛暴秦(讨伐没有道理的人。伐,征伐。道,道




史料、史学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概念界定:史料指用于说明和研究历史的所有资料,是了解过去的媒介,史料的范围无所不包,文字形态的史籍、文集、诗歌、议论,实物形态的文物、器物、遗址,社会现存的民俗生活、追忆口述等,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史料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字资料,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等,有意留下的史料和无意留下的史料,有形的资料和无形的资料,主观的资料和客观的资料,等。历史按其包含的内容可分为广义的历史和狭义的历史,广义的历史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是一切事物的固有属性;狭义的历史专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




《史学概论》题库一、名词解释:1、历史宏观研究:从宏观上认识历史,就是要从总体上、联系上、多侧面、全方位和发展的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而后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和人类历史现象的统一性。2、历史微观研究:从微观上认识历史,则主要是限制于考察人类历史的局部或个别现象,而且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对历史进行考察。它所要认识的往往只是历史发展的偶然因素和历史现象的多样性方面3、历史中观研究:一是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结合,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典章制度的研究,事实上都是属于这种中观认识的范畴。二是中观考察历史也




PAGE\*MERGEFORMAT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领导下的运动,它给中国的历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是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




绪论(概要)一、名词解释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二、论述历史学的学科结构①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时间(上古史、中古史、古代史、近现代史)空间(美国史、中东史、欧洲史)内容(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综合(秦汉专题史)②以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为轴心的综合研究科目(历史文献学、器物学、考据学、历史地理学、年代学)第一章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訄书:HYPERLINK"http://baike.baidu.c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ROMAN\*MERGEFORMATI、意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民族救亡图存的旗织,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面目、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




史记重点句子归纳及翻译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译:曾经有远大的抱负,不跟老百姓一样做生产之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译:高祖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译: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




经部十三经(13种)001.《周易》——领袖群经,神龙见首002.《尚书》——尧舜禹汤,昭如日月003.《诗经》——所谓天籁,在此一方004.《周礼》——天地四时,百官居位005.《仪礼》——尊卑有序,亲疏有别006.《礼记》——六艺之教,中庸之道007.《春秋左传》——跌宕不群,纵横自得008.《春秋公羊传》——三科九旨,一统大同009.《春秋穀梁传》——鲁鱼亥豕,是非难辨010.《孝经》——百善之首,立国之基011.《尔雅》——聚类释名,经纬百科012.《论语》——半部治天下,布衣成圣贤013.《孟子




【百家讲坛】国史通鉴【春秋战国篇】(九)超级大国国史通鉴【春秋战国篇】(九)超级大国郑国子产和晋国叔向这二位杰出的政治家,就治国理念有过经典对话。叔向担忧晋国情况。叔向骂子产,其实是担忧自己国家。秦国不断发展,齐国在黄河下游不断扩充与兼并。黄河流域最大的国家是晋国。晋与秦是以黄河为界。秦要突破黄河困难。晋国作为超级大国,人才众多,甚至有点堆积。间题就来了。叔向就是内乱中的幸存者。晋国内乱,叔向的兄弟在内的一批贵族下狱,处死。叔向与哥哥也受牵连下狱。有好友来看望他,替他在国君面前说话。叔向不冷不热,哥哥后来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1]贾生,指贾谊;宣室,未央宫的正殿。贾谊在汉文帝时担任朝官还很年轻,因一些建议触犯权臣,被放逐。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见了他,问鬼神的本源,贾谊说得头头是道。[2]“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矛头直指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的封建统治者,有讽有慨,寓慨于讽,并发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叹。二、作者简介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




《左传》《史记》比较《战国策》目录关于文本《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




教学设计方案---《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授对象:教授者:章节: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4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但是,教材在这方面的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几乎只是在介绍各派学说的观点,而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地“争鸣”这




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08秋会计三班邱清兰(2008124140)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统一战线的首次尝试,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它为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战争积蓄了力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血腥大屠杀的严重时刻,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探索土地革命、根据地道路以及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因此,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




中国的地形地形:指地表的具体形态。通常可分为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和高原五种基本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呈三个阶梯状分布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一、地形概况柴达木盆地一、地形概况塔里木盆地一、地形概况我国主要地形分布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阶梯过渡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3第二节地形分布天山山脉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中列:南列:天山山脉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中列:东列:天山山脉3.南北走向的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孤形走向的山脉:中




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分析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传子②神权③同姓亲族④土地⑤交纳贡赋⑥权力⑦政治⑧嫡长子考点二①宗法分封②皇权至上③三公九卿④郡县[巧学妙用]3.图示解史——宗法制的影响5.漫画说史——郡县制的特征考法1由方国联盟到分封制分封制实施逐渐改变了商朝那种相对松散的方国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周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虽然,诸侯国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一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1.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央建立辅佐皇帝的__________制度。_____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没有调兵权;__________“掌副丞相”;_____成为执掌实际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2.内外朝制度(1)内朝:汉武帝重用尚书及一些侍从人员,形成实际的_____机构。(2)外朝:设在宫廷外的丞相官府机关,变成_____机构。3.三省六部制4.二府制考点二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1.西汉2.五代、宋、辽、金:设道(或称路)、府(或称州、




第1讲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3.影响(1)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_________,保持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2)消极性: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变化,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趋于瓦解。血缘3.影响(1)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王权的稳定和贵族的特权。(2)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知识点三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