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文学第一篇: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中心,以刘绍棠、丛维熙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因孙犁的《荷花淀》而得名,作品大多反映冀中农民的生活,在艺术形式上不注重情节的安排,结构类似散文,多采用朴素的白描手法,充满诗情画意。2.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中心,以马烽西戎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以《火花》为主要阵地,作家大多以农民为描写主体和接受对象,艺术上力求民族化、大众化,具有纯朴自然而又生机勃勃的气息。3.白洋淀诗群:是以河北白洋淀为聚集地,以北京知青为主体的相对独立的知青诗歌群落。他们的诗歌多表现对现




当代文学流派思潮阅读书目第一篇:当代文学流派思潮阅读书目1.寻根小说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李航育的葛洲坝系列小说2.现代派小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曲》3.意识流小说王蒙《春之声》《布礼》《活动变人形》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4.先锋小说残雪《山上的小屋》《残老的浮云》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格非《迷舟》《褐色鸟群》《人面桃花》孙甘露《信使之函》余华《十八岁出远门》《现实一种》5.新写实小说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




当代小说外衣下的传统爱情故事范文合集第一篇:当代小说外衣下的传统爱情故事当代小说外衣下的传统爱情故事——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周梦莹(《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尼芬格著夏金、安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1991年,20岁的克莱尔遇到了28岁的亨利,当时,她是艺术学院学习造纸的大学生,而他,则在图书馆工作。一见钟情的邂逅使得二人完全相信这是命运使然,如同宝哥哥对林妹妹所说的“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一样,克莱尔相信眼前的这个男人便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童年最好的玩伴、保护过她的侠士、开导过她的老师,等等。一个女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范文大全第一篇: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注释南山:指庐山。稀:稀少。兴:起床。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当代文学各章节重点第一篇:当代文学各章节重点当代文学第十三章《纪要》:江青提出“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黑八论”。提出争创样板戏,重新组织文艺队伍的任务,反映了毛泽东对文艺领域阶级斗争的严重估计和他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决心,是“文艺革命”的纲领和策略。三突出:1.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两结合:指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第十四章八个样板戏:京剧——《沙家浜》、《红灯记》




张爱玲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一篇:张爱玲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张爱玲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内容摘要:每个作家的人生体验必定或多或少的对其作品的创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张爱玲的家庭成长经历、社会生存经历和爱情婚姻经历,总结这种缺失性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关键词:张爱玲缺失人生体验小说创作张爱玲以其敏感、细腻的女性视角,向我们诠释的是一种“苍凉”的美感。在她的作品中,真实描摹了普通人的灰暗人生,刻画出了普通人的可怜人性,她的作品中弥漫着孤独的情绪,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爱玲文学人物分析第一篇:张爱玲文学人物分析从文本人物看女性主义意识两位女性作家都从女性的角度来建构文本,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性主义意识,其主要是表现在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的塑造上。(一)女性形象:个体觉醒与自我囚禁身为女性作家,她们有自觉敏感的女性意识,爱情、婚姻是她们热衷探讨的永恒话题。莱辛和张爱玲都以大篇幅表现女性婚恋生活,其共同之处在于陷入婚恋中的女性不自觉地暴露出奴性相。波伏娃《第二性》中对女性就描述:“女人本人也承认,这个世界就其整体而言是男性的;塑造它、统治它、至今在支配它的仍是男人。至于她,




张爱玲小说特点分析大全五篇第一篇:张爱玲小说特点分析张爱玲的创作思想与作品特点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才女作家通过犀利的文字及冷静的笔触重现了当时新旧文化交锋时代中人们内心的挣扎与灵魂的不安。张爱玲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比较深在其创作中多以描写传统女性为主在体现她们悲哀、凄凉的生活时也讽刺了男权社会的传统礼教。本文在此对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及作品特点做如下论述。张爱玲创作思想作品特点张爱玲作为当代文坛上的奇葩是20世纪上海名噪一时的才女在中国文坛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中国小说家中最为独特的




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悲剧色彩第一篇: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悲剧色彩悲剧人生的洞析--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悲剧色彩刘丽娟094311112(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系)摘要:在一个低迷低气压的时代里,张爱玲就像一位洞悟人生凌驾于众生之上的智者、老者,以冷峻、阴郁的眼光注视观察着社会人生,以寥寥数语便道出生活的悲哀、人性的丑陋和不堪。关键词:张爱玲悲剧色彩曹七巧《半生缘》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每次读后都会有无尽的感伤,惋惜和无奈。张爱玲喜欢用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来形容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因而她小说的结局往往不尽人意




张爱玲《十八春》读书笔记(共5篇)第一篇:张爱玲《十八春》读书笔记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极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身当其境的人,却好象是千载难逢的巧合。他们在沉默中听着那苍老的呼声渐渐远去。这一天的光阴也跟着那呼声一同消逝了。他终于微笑着向她微微一点头。但是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再也找不出一句话来,脑子里空得像洗过了




当代文学著作第一篇:当代文学著作阅读材料合集十七年文学: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小说以四、五十年代之交的北京城市生活为背景,描写一对革命夫妻进城后由于思想意识上的差异,在生活中不断发生矛盾,由隐忍而争吵,愈演愈烈,几至离异,最后在认识到“夫妇之间的感情到底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这样一个原则问题,才又重归于好的故事。作品的男主人公李克是个出身于知识分子的干部,虽然离开大城市已经12年,但一进了北京,就为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所诱惑。他希望妻子进城以后把“农村脑瓜”慢慢改变过来。他也认为城市要改造,但“不能要求




当代文学史[模版]第一篇:当代文学史[模版]当代文学史一、填空题1.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至今的中国文学。2.《相信未来》的作者是食指3.《一代人》的作者是顾城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选自顾城的《黑眼睛》5.《回答》的作者是北岛6.论争中“三个崛起”: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7.张中行的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流年碎影》8.杨绛的《干校六记》:《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




当代文学第一篇:当代文学周二专题目录大家好,这里是河南科技学院广播电台。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是2012年2月21号,星期二,农历一月三十。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明天的天气情况,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以下是今天的节目预告: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周二的文学专题《目录》然后是今天的特别板块《好书大家读》和英语板块《英语开心听》。最后是我们的校园点歌祝福平台《心语如歌》───────插入继续收听片花背景音乐《》───────专题片花:尽揽文字的刀光剑影,纵横艺术的行者无疆;闲暇静谧的时刻,




当代文学(下)部分摘要第一篇:当代文学(下)部分摘要中国当代文学(下)部分知识摘要一、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2、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




当代文学史必读书目第一篇:当代文学史必读书目当代文学史阅读书目刘茉琳1、赵树理《锻炼锻炼》(短)2、茹志鹃《百合花》(短)3、宗璞《红豆》(短)4、杨沫《青春之歌》(长)5、柳青《创业史》(长)6、老舍《茶馆》7、刘心武《班主任》(短)8、谌容《人到中年》(中)9、张贤亮《绿化树》(中)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巴金《随想录》古华《芙蓉镇》(中)张洁《沉重的翅膀》(长)高晓生《陈奂生上城》(中)陈乔生《乔厂长上任记》(中)路遥《人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第一篇: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颇多,在她们身上隐射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独有的个性以及她们的悲惨的命运。初读《半生缘》总觉得曼桢的不幸是曼潞和祝鸿才害的,质问曼璐怎么可以这样设计害自己的妹妹。其实,曼路也是很可怜的,为了家里的生计沦落为舞女,但却不被家人理解,结婚后又无法生育,才会想让自己的妹妹做自己丈夫的姨太太。应该说这是整个社会形态所迫,社会的腐朽黑暗,人的思想昏庸无能,当然曼桢优柔寡断、委曲求全的个性也是导致这样一个悲剧结尾的重要原因。曼潞和祝鸿才对她的所作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第一篇: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喜欢上张爱玲的小说,是非常偶然的。在读贾平凹的一篇文章时,里面引用了张爱玲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1]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能说出如此精妙深刻的语句,一定是一个目光敏锐、智慧非凡的女子。这是她对生命的理解,透彻准确、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道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后来认真读了她的作品,竟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




张爱玲笔下的文化第一篇:张爱玲笔下的文化张爱玲笔下的文化史李书磊张爱玲的文字太奇巧了,所以人们往往记住了她怎么说,而忽略了她说的是什么,更不会把她当成史料家:只有文笔最无趣的作家才会赢得此名。我这次读张爱玲,却并非是出于欣赏文章的闲情,而是出于搜求文化史料的机心。居心虽然不正,居然也不无收获,张爱玲无心记下的许多细节,在有心人看来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都市文化与精神生活的佐证,能将一幅宏观的文化图景证实或者证伪。“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虽然有时候我也喜欢。我喜欢鸦片的云雾,雾一样的阳光,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第一篇: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教科院2009级中外文学导引作业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最初迷上张爱玲,是源于她的一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①。在这里,没有故事的轰轰烈烈,没有情感的狂悲狂喜,有的只是最简单的语言、最平淡的场景,却讲述出世间最巧妙的缘分、最难得的感情。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迷恋吧,读了很多张爱玲的作品,有些喜欢的文章甚至还不止读过一遍、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第一篇: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1楼是什么让书中的女性都走向了一个共通的悲剧命运呢?首先让我们先粗略对那个刚刚开始兴起的思想变革的时代进行一番大致的了解:中国的一批有着先锋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否定禁锢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的男权至上的观念,并从封建桎梏中把女性解放出来。因此出现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切实行动:如废缠足,兴女学,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出现了职业女性„„这些变革对于封建传统的否定是相当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