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苏州)为水陆冲要之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即如嘉、湖产丝,而绸缎纱绫,于苏大备,价颇不昂。若赴所出之地购之,价反增重,货且不美。”材料没有反映的信息是()A.形成丝织品集散中心B.商品物美价廉C.市场受官府严格控制D.城市商贸繁华解析:材料大意是:苏州处于水陆交通的要地,南来北往的商船、车辆和外商都汇集在这儿。……嘉、湖产的丝,绸缎纱绫在苏州数量较多,价格较为平




《皇帝的新装》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能力,曲折地表现生活的能力。【教学难点】[来源:学_科_网]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学定向(出示小黑板,学生诵读)。题西林壁苏轼[来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来源:]只缘身在此山中。激疑: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来源:学_科_网]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明确: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事物。交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品味语言培养




14课《圆明园的毁灭》自主学习单预习要求1、把课文读熟练,2、学会查找资料。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我掌握的生字词语的意思举世闻名:不可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圆明园的()和()查找资料(火烧圆明园的时代背景、了解圆明园)完成课后第三题面对这断壁残垣,我想说: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2.过程与方法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




李商隐一、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第九单元溶液(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C.面粉D.冰块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武德合金熔点低,可以作保险丝C.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3.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课时1买铅笔教学目标: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教学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准备:计数棒,计数器,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8=6+4=9+6=10-8=15-5=8+7=4+9=16-5=8+8=5+9=3.填一填。9+()=13()+9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A.康熙B.雍正C.乾隆D.光绪2.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认识正确的是()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3.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A.压制知识分子B.选拔官吏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思想控制4.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在()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C.乾隆、嘉庆二




第一章人的由来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5分)长臂猿和大猩猩都是现代类人猿,人类与它们的根本区别有()A.直立行走B.脑发育的程度C.制造工具的能力D.前三项2.(5分)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是由神创造的②人是由猴子变来的③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产生的④人是自然产生的A.①B.③C.①④D.②③3.(5分)在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A.下肢骨粗壮B.骨盆变短变宽C.语言的产生D.脊柱成“S”形4.(5分)(2020·四川绵阳中考)母亲孕育胎儿是一个非常




第五单元宽厚以待人1.了解关于《孟子》《墨子》《庄子》等诸子的经典著作。2.了解孟子、墨子、庄子的生平和政见。3.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知识。4.把握本单元文章中说理时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并付诸写作实践。5.理解并把握各篇文章的主旨。1.背诵文言经典,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并优化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朗读文章,在朗读中体会文言经典的主题。3.朗读和背诵文章,体悟古代思想家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4.朗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行文气势,了解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1.培养学生阅读先




考点02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1.秦朝统一的背景(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了局部的统一。(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4)民心基础,经过长期的战乱,人民渴望统一。(5)主观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2.目的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局面。3.措施(1)建立皇帝制度,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国家的司法、行政、军事大权集于一身,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2.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中共合肥市习友路小学支部委员会李华春国旗名称:五星红旗纵横比例:3:2产生时间:1949年9月27日国旗设计:曾联松国旗寓意:红色象征革命,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3/10,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战国时代占星家石申首先论述的,大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织锦: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作者介绍内容简介主要内容一、乡土本色二、差序格局三、家族四、男女有别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六、礼治秩序七、长老统治八、无讼九、教化权力名实的分离十、血缘到地缘的转变十一、文字可以下乡十二、从欲望到需要十三、无为而治读后感




第13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一、单项选择题1.先后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的清朝皇帝是()A.顺治帝、康熙帝B.顺治帝、雍正帝C.康熙帝、乾隆帝D.雍正帝、乾隆帝2.清代驻藏大臣始设于()A.顺治时B.康熙时C.雍正时D.乾隆时3.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是在()A.1662年B.1683年C.1684年D.1685年4.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A.浙江省B.福建省C.广东省D.江苏省5.准噶尔部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一支?()A.蒙古族B.维吾尔族C.藏族D.回族6.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A.50多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选择题1.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A.元朝B.隋朝C.唐朝D.宋朝2.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A.北宋、辽、夏、金B.南宋、辽、夏金C.南宋、西夏、金元D.南宋、西夏、金、蒙古3.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A.羌族B.蒙古族C.回族D.鲜卑族4.元朝漕运、海运的交汇处是:()A.杭州B.刘家港C.大都D.直沽5.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A.秦朝B.隋朝C.元朝D.宋朝6.下列哪一朝代的疆域最为辽阔()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7.我国省级行政区




第20课明清的科学技术一、选择题1.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明神宗D.明崇祯帝A.紫禁城B.皇城C.京城D.外城3.万里长城历代大多整修,其中达到完善地步的是A.秦长城B.汉长城C.唐长城D.明长城4.明长城的东端起于A.鸭绿江B.辽东C.山海关D.嘉裕关5.明长城东西长约A.五千余公里B.六千余公里C.八千余公里D.一万余公里6.中国古代的长城①是为了遏止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而修建的②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③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④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充满凝聚力的象征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①魏晋时有哪些边疆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地区?②这些少数民族最初生活在什么地方?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敕勒歌》反映了鲜卑族的生活情景,从诗中大家能看出鲜卑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名宏,献文帝之子,他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五岁时,年仅十八岁的父皇献文帝就禅位给他,二十四岁时孝文帝开始亲理朝政。假若你是当时北魏的皇帝孝文帝,你怎样解决这些难题呢?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迁都洛阳改易服饰学习汉语改用汉姓与汉族通婚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②




第4课夏朝和商朝一、夯实基础典型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黄帝B.禹C.启D.伯益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建立于()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1600年C.约公元前1300年D.约公元前1046年3、按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禹的后继者应该是()A.尧B.舜C.启D.伯益4、下列事件中,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B.部落首领推举伯益作禹的后继者C.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D.启杀死了伯益,打败了有扈氏5、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