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中国史
魏晋风流(精品).ppt

魏晋风流竹林七贤嵇康与广陵散口不臧否——阮籍咏怀诗嗜酒如命之刘伶适乎?适哉!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生,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静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左思与《三都赋》魏晋文人看似风流,实则是借此以逃避司马氏统治下暗无天日的社会

xf****65
14页
2024-10-27
近代中国二轮复习.ppt

近代中国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历史沉沦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完全封建而言。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历史的进步●政权演变1、北洋军阀政权:1912年3月至1928年东北易帜,代表大地主大买

xf****65
44页
2024-10-27
清朝后期发展历程.doc

清朝后期发展历程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为东北的爱新觉罗氏。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由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1644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其后统治关内269年。清朝后期,它成为了英,法等殖民国家侵略扩张的新对象。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之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维护其统治,晚清政府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xf****65
2页
2024-10-27
中国共青团.ppt

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共青团团情一、参加团的有关会议和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训。二、在团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三、在团的会议和团的报刊上,参加关于团的工作和青年关心的问题的讨论,对团的工作提出建议,监督、批评团的领导机关和团的工作人员。四、对团的决议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并且可以向团的上级组织提出。五、参加团组织讨论对自己处分的会议,并且可以申辩,其他团员可以为其作证和辩护。六、向团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委员会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xf****65
12页
2024-10-27
《谈中国诗》.ppt

谈中国诗作者简介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围城》。无论他的小说或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意味深长,引人入胜)的特点。钱钟书—玩转中西文化魔术师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66年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91年,全国18

lj****88
38页
2024-10-27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PPT优质课件.pptx

(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司马迁《史记》(译文)思考: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看图识农事——《耕获图》探究一: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材料四: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并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影响: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

lj****88
29页
2024-10-27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ppt

你熟悉这些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活动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汉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只有约30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国民族的分布名称彝族读图,

xf****65
31页
2024-10-27
武陵春【张东坡】.ppt

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学习目标:走进作者交代背景范读词作整体感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日晚倦梳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诵读积累练习吟唱唱唱《武陵春》拓展延伸

xf****65
15页
2024-10-27
《十五从军征》.ppt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乐府民歌读诗歌,明诗意。理解字词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小组:讨论.探究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

lj****88
26页
2024-10-27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ppt

一﹑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二、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三、《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四、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我会读: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自学提示:理解字词、句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

lj****88
30页
2024-10-27
烛之武退秦师.ppt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诵读:看谁读得准基础知识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孔子鄙其小器。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越国以鄙远。巧记:边远之地的人见识浅陋,显得轻贱粗俗,被人看不起,常常自谦。阙: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巧记:两通(通假字)两名(名词)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xf****65
15页
2024-10-27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ppt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13、氧气的制取(1)原理:①2H2O2=======2H2O+O2↑②2KMnO4=======K2MnO4+MnO2+O2↑③2KClO3=======2KCl+3O2↑(2)实验步骤:查、装、固、热、集、移、熄。(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4)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5)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收集满了。

xf****65
12页
2024-10-27
第一、二单元_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

第一、二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业要求导学问题参考答案知识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考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中国人民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

xf****65
48页
2024-10-27
中国著名建筑.ppt

中国著名建筑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南京——朗诗城市广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深圳——地王大厦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澳门——旅游塔台北——101大厦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央视新大楼

xf****65
10页
2024-10-27
毛主席在花山课件.ppt

毛主席在花山资料袋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检测自主学习2024/11/12024/11/12024/11/12024/11/12024/11/1拓展延伸毛主席和井冈山人民在一起毛主席来到造船厂贴心人毛主席接见河北梆子专业教师毛主席和儿童

xf****65
16页
2024-10-27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设计.doc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不断;战国时期,七国之间兼并战争此起彼伏。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历史上大国之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国力的较量。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了解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只有革故鼎新者才能富国强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努力改革,弱国可变为强国;因循守旧,强国也可能会沦为弱国,认识到要兴国必须先兴人的道理。二、过程

xf****65
4页
2024-10-27
《为了祖国的振兴》课件.ppt

为了祖国的振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研制与发射成功,进一步表明了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个独立研制与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建国初期到1978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同时也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文盲率由1964年的33.58%下降到198

xf****65
28页
2024-10-27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普选.ppt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普选从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除少数暂不进行选举的地区外,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为214798个,进行选举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登记选民总数为323809684人,占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参加投票的有278093100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这次普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民主运动,也是人民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大大推动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并为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奠定了基础。

xf****65
2页
2024-10-27
《明清的科学技术》学案.doc

第21课明清的科学技术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2课时教师寄语:感知古代中国文化,探寻现代文明之路!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感悟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学习三位科学家事迹,养成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学习重点:北京紫禁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学习难点:对长城的历史评价。课程导入: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和文化

xf****65
3页
2024-10-2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ppt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是指示方位的仪器。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可以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平内,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我国劳动人民已到磁石的同特性,并发明了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根据史籍:战国以前司南已被运用在车辆上即指南车。指南车最早发明于洛阳。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

xf****65
5页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