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诗歌鉴赏——诗歌语言(精品).ppt 立即下载
2024-10-15
约1.3千字
约26页
0
75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诗歌语言(精品).ppt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诗歌语言(精品).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鉴赏考试说明诗歌语言诚实,守信用。诗歌语言诗歌语言诗歌语言诗歌语言诗歌语言诗歌语言诗歌语言诗歌语言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用词之妙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同意吗?认为它好在哪里?
2.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甚至全诗的思想也能通过这个词表现出来。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答题步骤:
(1)解释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分析使用的修辞技巧。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总结诗眼的作用(点出该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注意修辞格
1.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有人认为“折柳”二字是全诗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诗歌语言诗歌的个人风格
屈原的沉雄绚丽曹操的苍凉慷慨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勃的劲健婉畅
陈子昂的古朴雄浑岑参的雄奇瑰丽
孟浩然的闲静淡远李白的清新飘逸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韩愈的古朴奇险
柳宗元的明净幽峭刘禹锡的清新豪丽
苏轼的豪放旷达辛弃疾的深沉豪放
柳永的伤感缠绵马致远的清隽流畅
关汉卿的泼辣清新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寒冷凄苦;险狭奇崛)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用了什么技巧或表现手法,表现出来什么样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示例: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江苏卷)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山东卷)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诗歌语言(精品)

文档大小:75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