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必修五梳理探究解答ppt课件.ppt / 文档详情
必修五梳理探究解答ppt课件.ppt 立即下载
2024-10-21
约4.2千字
约33页
0
37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五梳理探究解答ppt课件.ppt

必修五梳理探究解答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

(1)副词,互相:
“相见常日稀”,“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2)副词,单指一方:
“登即相许和(她,代媒人)”,“会不相从许(你,代仲卿)”,“嬉戏莫相忘(我,代兰芝)”,“誓天不相负”(你,代兰芝)

(3)名词,相貌:
“儿已薄禄相”
2.名词用如动词的用法2.名词用如动词的用法3.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常前置。
(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否定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


3.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否定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

(5)“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当强调宾语时,常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加“之”作标志。

(6)“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当强调宾语时,常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加“是”作标志。

4.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用法
(1)“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语承前省略。

(2)“权起更衣,肃追(权)于宇下。”(《赤壁之战》)动词宾语承前省略。


4.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用法
(3)“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

(4)“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主语蒙后省略。



5.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用法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用“见……于”表示被动。
(2)“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用“见”表示被动。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用“为”表示被动,“七庙隳”,无标志被动句。



5.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用法
(4)“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用“为……所”表示被动。

(5)“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用“于”表示被动。



二、关于“课外延伸”二、关于“课外延伸”1.关于古诗与星宿
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1.关于古诗与星宿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见于《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更定:见于张岱《湖心亭看雪》。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3.关于古诗文与节日
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4.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必修五梳理探究解答ppt课件

文档大小:37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