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ppt课件.pptx / 文档详情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ppt课件.pptx 立即下载
2024-10-27
约2.3千字
约46页
0
3.2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ppt课件.pptx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ppt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原因:
3.表现:
4.影响:

材料二: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驱使),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稳定),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财产丰富),其产复则重(不轻易)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抑商之故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雍正皇帝在先农坛行耕耤礼(局部)郎世宁绘材料一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1)重农:
知识归纳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当我们在“海禁”时候,世界正悄然变化着……画面一:1640年,当李自成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做着改朝换代的春梦的时候。英国下院提出限制王权,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画面三:当顺治皇帝(1638年—1661年)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忠孝节义,乾隆天子(1711-1799年)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1649年)和法国的路易十六(1793年)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二、“海禁”政策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清世祖实录》卷102海禁政策的原因:2.表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在十三行设立的“洋货行”,被认为是外贸组织建立的标志。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其他3个海关,特许广州“一口通商”,作为中国惟一合法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十五世纪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代中叶,由巨大帆船组成的中国商船队还经常出没于远洋洋面。此后,世界各国的航海业突飞猛进,船只载重量越来越大,航海技术日益进步。而清政府反而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七七六,康熙二十三年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可供出口的产品,但清政府横加限制,军器、火药、硝磺、铜铁、米麦、杂粮、马匹、书籍都在禁止出口之列。为了杜绝粮食和铁器出口,竟规定每艘商船只准携带铁锅一口,作为炊具,每人只准携带铁斧一柄,作为用具,预先规定好航行的日期,每人每天只准带口粮一升、余粮一升。海上风信,变幻莫测,航行本难定期。清政府这种极不合理的规定,剥夺了商船对海盗进行武装自卫的手段,而且在漫长的航途中,生活也得不到保障。丝绸是当时对外出口的最大宗,由于出口增加,丝价上涨,这体现了市场的供求规律,可以促使中国丝绸生产更快地发展。可是封建统治者看到丝绸涨价,神经紧张起来,于乾隆二十四年禁止丝绸出口,结果严重地影响了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皇朝政典类纂》卷一一八)在事实面前碰了钉子,才不得不放宽禁令,但仍限制每艘船只载运丝绸出口的数量。2728
1.时间地点:

2.特征:


3.发展表现:



4.特点:
303132国家
政策
★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


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
3.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
4.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3637中国古代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根源是小农经济
B.直接原因是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除十三行之外不许任何个人和机构与外通商
D.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B.保护渔业资源
C.重农抑商D.抑商,禁海
9.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封建君主制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4.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C.提高了劳动者的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5.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政府与地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ppt课件

文档大小:3.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