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2022《论语》读后感_9.docx / 文档详情
2022《论语》读后感_9.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6.2千字
约14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论语》读后感_9.docx

2022《论语》读后感_9.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篇《论语》读后感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它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来,我认为《论语》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和教化的道理,为政之理,礼的道理。首先,做人的道理。第一,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也就是说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慧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好像是很高的,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第三,做人要孝,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也是对父母的关切也暗含了关切自己。其次,学习及教化的道理。第一,学习看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求学习是建立在爱好,以学为乐的基础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不能感到满意,学习要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学习看法端正了,才能将学习进行的更深更透。其次,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时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精益求精则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对于现在的学生又是很适用的学习方法。最终《论语》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标,“非为个人的功名利禄,非为个人的身死荣辱”,“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学习的目的在于对道义的追求,“学以致用”也是孔子提到的学习目的。再次,教化思想:教化即教书育人。而当今社会的教化工作者,好像只在履行前一个任务,忘却了“育人”,不长进要成人这句古语告诫我们:育人是在教书之上的。孔子还重视诱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化,要求学生触类旁通,希望弟子能举一反三。最终,为政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为政之人要用仁德;为政之法用道德用礼教来教化百姓,这样百姓安家立业。只有仁德才能得天下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仁德的君子,人民会信服;他们从政,自然安邦定国。再次为政不能贪图蝇小之利,眼前之利弃大局将来之长远利益于不顾。“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当然,读及《论语》,我不得不说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森严的等级观,孔子太过于追求周朝的礼乐制度,却没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实是历史的进步。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最终,我只想说《论语》值得一生珍藏,一辈子去阅读。《论语》读后感2当然,挚友还可以满意我们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许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须要和情感须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挚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挚友,看似一般却体现了孔子对挚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宝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挚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挚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志向时,志同道合的挚友的帮助更是不行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论语》读后感3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才智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爱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学问,这莫非不欢乐吗?有挚友从远方来做客,这莫非不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莫非不是一个君子吗?告知了我们:经常保持开心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假如别
查看更多
努力****幻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2《论语》读后感_9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